第十六章 雅乐 论事[第1页/共3页]
“小琰儿。”我在蔡琰耳朵边轻声喊道,闻着蔡琰身上的香味,看着她晶莹洁白的耳垂,忍不住舔了一下。
“若此景象保持七八年稳定,或是更加恶化,教员能够包管,天下无人造反?”我又问道。
靠近序幕时,我展开眼睛,瞥见蔡琰的大眼睛里,带着泪水看着我。我不由的心中一痛,带着笑意看着蔡琰的眼睛,琴声一变,一曲凤求凰,顺手而出。
“如此大汉就伤害了!”我说道:“承平道起事,必在甲子年!”
“起码,大将军没有制止吧。要晓得民生艰巨,大将军不知抚民,若民不聊生,则天下变矣!”老爹说道。
蔡琰赶紧让开坐位,我坐在焦尾琴前面,闭上眼沉下心,侧着耳朵,手指悄悄在琴弦上渐渐划动。俄然我手指缓慢的动了起来,铮铮之声铿锵入耳,铁马兵戈,踏雪而来。那杀伐之气冲霄而起,十面埋伏,弹尽奇妙,霸王别姬,催人泪下,而项王自刎乌江的豪杰落寞,无尽的苦楚。我沉吟唱道:“生亦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蔡邕长舒一口气道:“霸先真是大才,目光深远,我不如也。也罢我做最后的尽力,将霸先所说传回朝廷,如果能引发正视则汉室幸甚,如果……老夫已尽人事!不复言矣。”
蔡邕沉吟道:“不能,即便是乱世亦是不能,况乎现在?”
我低下头,低声在蔡琰的耳边说:“琰mm,我能叫你琰儿么?”
“这承平道在大汉十三州的七八州都有吧!”蔡邕想想道:“另有七八年吧!”
“好!好!本日老夫收到如此一个佳徒,我心甚慰啊!”蔡邕接过茶喝了一口感慨道。
“眼下承平道在大汉十三州施医施药,设棚施粥,直至七八年后,其民气高乎?其民望甚乎?”我缓缓的问道:“若大贤能师在当时振臂一呼‘彼苍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汉十三州百姓竞相景从,汉室可得存乎?”
第十六章 雅乐 论事
蔡邕听了我的话道:“嗯!嗯?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次闻?好句,贤侄不愧是文武双全,当真是文采风骚。”
不过,现在阿布看着爹娘见怪的眼神,赶紧说:“爹娘、蔡伯父,我吃饱了,我到后院练武去了!”说完就灰溜溜的闪人了。
这但是蔡邕啊!刘备、公孙瓒只是靠上卢植,常常提及都是甚有荣焉。而蔡邕比之卢植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我却踌躇了。我看向蔡琰,就见小琰儿,满脸通红,不晓得是镇静的,还是害臊的。但是她向我狠狠一点头,意义说:“拜师!”
“呀!”蔡琰脸更红了,头都快低到桌子上面去了。
我一手抱着一个琴,跟在蔡琰前面走进偏厅。悄悄的,我把琴放在酒保筹办好的小桌上,让蔡琰坐下。蔡琰悄悄在琴上一抚,那琴声好似流水一样传出。我闭上眼睛,静听着蔡琰的弹奏,一曲高山流水,让人不由沉醉。配上蔡琰那姣好的面庞,高山流水美人呼应和,令人如临瑶池。而此时,琴声在噌的一声中结束了。而我们还沉浸在那高山流水的美景中,久久没法自拔。
蔡邕瘫坐在椅子上,还好现在我们坐的是高背靠椅。如果跪坐,我想蔡邕这时候都躺地上了。蔡邕双眼无神的盯着火线,老爹也被我描画的远景吓呆了,只要蔡琰,一双美目看着侃侃而谈的我,暴露崇拜的眼神。我很可惜的是没有弄把白羽扇,好做指导江山之态。看着蔡琰仰着头,略微翘起的小嘴,我真的很想偷偷的咀嚼一下。不过,还是算了,拉拉小手,偷袭下就好了,如果过分度,万一鸡飞蛋打,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