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旨意[第2页/共2页]
且不管内心如何的翻江倒海,肖夫人还是耐着性子,亲身将贤妃送到了府门以外,等再回到正院时,倒是越想越不放心,拉着谢珩和谢璇兄妹两个留在了正院。
何况,那条路,也一定就轻松,那必定也是一条尸山血海堆砌而成,波折遍及的路,能够是活路,也能够是万劫不复。
不管如何筹议,圣旨已下,除非定国公拒不接旨,背上抗旨不尊的罪名,不然已成定局。
“何况,如果他只是想着东宫的话,还是好的。我从他还在潜邸时,便跟在他身边了,对他还算有些体味。他最是看重那把龙椅,接受不了对于这个一丁点儿的威胁,他现在还春秋鼎盛着呢,太子却已经长大成人了,现在,阿鸾这个八字的传闻传得有鼻子有眼,我担忧他动别的歪心机。”
“娘!”幸亏谢璇一向都重视着,赶紧伸手搀住了她。
他们都清楚,他天然敢。
乃至一并用了晚膳,又说了很久,看着夜深了,肖夫人才放了他们兄妹二人归去。
思来想去,肖夫人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本身铺纸研墨,很快写就了一封信,连夜着人送往边关,她一颗惶惑不定的心才稍安了些许,总算是在天涯出现鱼肚白时,在睡意翻涌中,闭上眼眯了一会儿。
而不管定国公府做出哪一个挑选,如果洪绪帝果然走了那一步,于谢璇而言,便已是必死之局。
谢璇想到了谢珩被借端召回京后的遭受,另有方才贤妃说的那番话,顿时,神采转白。
比及康公公一走,肖夫人却仿佛是撑到了极致,膝下一软,便几乎栽倒。
肖夫人面沉如水,端坐在矮榻上,将腰背挺得笔挺,“一个无稽的传言罢了,就凭一个八字,他还没阿谁本事给我们安上个欺君的罪名,但是,他想借机将你父亲调离西北,倒是真的。”
在绝对的权力之下,甚么样的应对之策能够行而有效?
肖夫人不管内心如何想,听得这话,也只能笑道,“多谢康公公。”而后,便是扭头对李氏道,“你送康公公出去。”
谢珩伤后,府里的中馈之事,肖夫人不耐烦管,尽数落到了谢璇身上,可这家里连个男人也没有,有的时候,送客的事,便落在了李氏身上,想来也是可悲。
康公公公然没有半点儿异色,与肖夫人几人告别了一回,便随在李氏身后,出府去了。
谁知,第二日,宫里的旨意就下来了,倒是责令定国公交代军务以后,立马返回都城。
肖夫人按住谢璇的手背,在上面安抚似的悄悄拍了拍,咬住牙道,“归去再说。”捏住那卷明黄圣旨的手倒是用力到指节泛白,恨不得将那圣旨给扯破、捏碎了才好。
谢璇低垂下眼去,眼底,暗潮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