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排兵布阵[第1页/共2页]
杨柯心中暗想:“君子可欺之以方,真是明训,张华不擅诡计狡计,却生了个精灵刁钻的女儿。”
杨柯看到张蕊笑得像狐狸的模样,叹了口气,小声嘟囔了一句:“happytocooperate。”(合作镇静)。
张蕊一副得意的模样,面带浅笑。杨柯不动声色:“叨教蜜斯,你是真以为科举可行,值得不避艰巨,尽力实施?”
唐仲哈哈大笑:“茂先公当世大儒,谦谦君子,生了个女儿倒是战略百出,公子这一步棋走得妙,一个在前面和士族打擂台,一个在前面编法典,真是打虎父子兵啊。”
张华长叹一声:“幼芳啊幼芳,你若不是个女儿身该多好。”
杨柯笑而不答,张华不知有诈,接过话头:“岂止是高论,的确是神来之笔,自三皇五帝始,无人能想出此等取士之策,真恰是前无前人,可说是赚得天下读书人尽白头。”说完,将杨柯的条陈递给了张蕊。
张蕊站起家来:“爹,您不必担忧,只是我有三个前提,第一是征调一批史官参与撰写。第二是要有专门的一个处所能编撰法典。第三是三日一小议、五日一大议,事由小女子来做,但方略要公子面授机宜,可不能偷懒哦。”
张昌也笑道:“兴科举和收士族齐头并进,一箭双雕,有了张先生和张蜜斯互助,公子可高枕无忧了。”
张蕊笑吟吟的看着杨柯:“父亲平生从不等闲嘉奖人,公子必然是又有了甚么高论,让父亲如此爱护。”
三人落座以后,张蕊在一旁斟酒布菜,晋代男女之防还未像宋明理学以降那样甚严,且通家之好不避内眷,张华已将杨柯引为平生知己,也不感觉有异。倒是杨柯,反而心存谨慎,如何有半子初度上门拜见老丈人的感受。
“女儿身又如何了?”张蕊微嗔道:“冯缭冯夫人不也是女儿身,一样能为汉武帝和边,还深得西域各国的爱护,巾帼不让须眉。您从小就教诲女儿要见贤思齐,如何事光临头,又让女儿妄自陋劣。”
张蕊收起了笑容,面带持重:“让天下士子归心、让教养束缚万民、让官方寒士有进身之阶、让士族门阀不再一家独大,这是一剂大晋的治国良药,且功在千秋。”
看到杨柯不搭茬,张蕊也不觉得意,接着张华的题目说道:“可惜的是破局千难万难,往面上看是朝廷选官之法的荣枯事,往深了想倒是好处之争,破一法、立一法自古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还在其次,不过是均衡之道、相互谈前提,谈不好就接着谈,一向到谈拢为止。”
张蕊持续说道:“人还终有个处理的体例,但事倒是个大困难,没有前车之鉴,如何定取士之题、如何圈士子治学的经卷教义、如何令出都城让天下读书人欣然报命、如何办学以有教无类,另有就是取士的体例、取士以后的进身之阶、如何制止营私舞弊、如何设置取士官衙及分拨权属等等,林林总总,烦琐烦复,没有一个明白可行的章程,终究还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张蕊一口气说完,巧笑倩兮的看着杨柯。
张华立时急了,一把拉住了杨柯:“公子慢来,科举法典乃朝廷国策,若出自女子之手,朝臣和天下士子一旦晓得了,光是这汹汹舆情就会坏大事的啊。”
杨柯看着张昌:“子平兄,我有几件大事只去其一,这第二件大事就是和子平兄有关的,请兄长出山仕进,助我一臂之力,还望子平兄万勿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