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蛤蟆开路[第1页/共3页]
车辙末端,梁军正在搭建临车,守军眼睁睁看着这临车长起来,越来越高,却束手无策。
一旁,世子萧嗣喜上眉梢:“父亲,孩儿说得没错吧,李材官善于攻城,既然在陛上面前包管能够速攻寿阳,就必然能做到。”
城外这片地不平,并且偏软,高大的临车推过来,会很困难,车轮轻易陷进地里,很轻易翻倒。
裴之高打了一辈子的仗,也攻过很多城池、堡垒,打寿阳时,也用过临车,却没见过临车是这么用的。
每两个蛤蟆车一组,身后“拉”出两条(四道)车辙,而车辙末端的高大临车,宽度就和这两条车辙差未几,略宽。
“以是,陛下才同意先攻寿阳、钟离?”裴畿喃喃着,看着城边的一座座“轨道临车”。
说着说着,裴之高看着儿子:“李材官,也任东冶令,以是轨道和轨道临车,都已经在东冶用上了。”
那么,要如何快攻钟离?
临车要有能力,就得高、大,但太太高大的临车动起来很艰巨,并且太高的临车在挪动过程中,很轻易因为空中不平而颠覆。
从寿阳、合肥反击钟离,连日陆地行军都要十余日,而淮南魏军(东魏)不会无动于衷的。
之前,他派人攻打寿阳,费了好大力量才破外城,但内城如何都攻不出来。
嚎叫声起,临车里冲出大量梁军兵士,踩在两翼有护栏的长长踏板上,冲向墙头。
守军们看得明白,这么高大的临车,车轮起码得有十来个,现在间隔城墙起码近二百步远,推过来靠近城墙,可不轻易。
翌日下午,寿阳内城,守军负隅顽抗,见梁军逼近,便将滚木礌石备好,又烧起“金汁”,筹办浇个痛快。
若走淮水倒是很便利,因为是逆流而下,钟离就在淮水南岸,但是现在是汛期,淮水大涨,行船伤害。
接着,临车前端木板缓缓上升,越升越高,仿佛吊桥踏板。
但前提是能靠近城墙。
“他..他到底如何想出来的?”萧范喃喃,看着空中那一道道铁轨,以及正在拆铁轨的材官营兵士,俄然等候起来。
即将入城的鄱阳王萧范,看看落日余晖,又看看面前的寿阳城,感觉不成思议。
呼喊声起,正在奋力射箭的兵士闻言有些迷惑,就在这时,号角声起,一座座高大的梁军临车,上方竖着的吊桥踏板俄然放下。
现在,亲眼目睹攻城,才真正肯定李笠先容的“轨道临车攻城法”公然短长。
将士们看得清楚,昨日一早,梁军就有很多人在城外空位铺设‘车辙’,然后有几辆填壕蛤蟆车顺着车辙,向城墙挪动。
然后燃烧的蛤蟆车后退,新的蛤蟆车上前持续开路。
对方是直接筹算隔着壕沟放吊桥踏板!
为了让临车翻越壕沟,需求事前填壕,临车靠近城墙时,若墙脚空中倾斜、不平,临车还是轻易颠覆。
“因而,他在御前向诸公,包含为父,先容这攻城术,谁都不晓得该如何质疑,只晓得点头。”
凌晨,寿阳守军瞥见城南空位上,梁军已建起几座高大的临车(攻城楼车),其车高度起码有十丈,较着高过寿阳城墙。
。。。。。。
“开吧,开门投降吧。”
每辆蛤蟆车在挪动过程中,不竭从前面‘拉’出两道较着的车辙。
昨日到现在,一日夜时候,寿阳外城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