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进宫[第2页/共3页]
“就是洋话。”关卓凡发笑,给白氏做了一句解释,旋即想起了一个很首要的事——本身为甚么会说洋话,要把口径做一个同一,不然哪一天穿了煲,会有大费事。想一想,问白氏道:“我是如何学会洋话的,你还记得不?”
遇昌定的是“撤职,交部议处”的罪名,现在想来是闲居家中,正在惶惑不成整天。他实在并不是肃顺的死党,但是密云那一天,他在肃顺的号令之下,被迫出具了那一道免除关卓凡佐领、由福成安代之的钧命,终究替他惹来大祸。
平平常常一句话,竟然也能被他扯到房事的上头,白氏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啐了一口,小声说道:“今早晨我才不睬你,你要办甚么事儿,固然找明氏办去。”
垂帘听政的第二天开端,轮到新近受过封赏的大臣觐见谢恩。这一天,关卓凡不到四点就起了身,由白氏和明氏伺弄着,把二品朝服和顶戴穿得一丝不苟,挂上朝珠,打马来到宫门以外候朝。待到宫门一开,便由一名执事的寺人,带着出来。
既然年号是同治,那么两宫垂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恭亲王连日在内阁会堂大集众臣,统统王公亲贵、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都在其列,均准畅所欲言。既然垂帘已成了势所必定的事情,那么所会商的花样,是“恭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件”,说白了,就是定个办事的章程,也是对两宫太后的一种束缚,让君臣之间都有所本,各自不要胡乱越权。
白氏见他神采有异,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到他所指的那“三千两”几个字。
“是布羽士……嗐,别管这个了。”关卓凡的语气转为慎重,叮咛道:“转头你交代图伯小福两个,如果有人问起这个事,就说是畴前家里请过一个先生,会说洋话,我是跟他学的。不然如果皇上晓得我的洋话,是跟阿谁甚么船的西席学的,那非撤了我的差事不成。”
“这笔钱是不是收不得?”白氏怯怯地问,“我当时就觉着数量大得吓人,问图伯,说他仿佛是个大官,推不掉,也不敢推。”
“好极了,”关卓凡也是至心喜好这个mm,随口说道,“等她再大一点,我教她说英语。”
*
这两个字,妙得很,妙就妙在象一个万花筒,分歧的人看出来,就有分歧的模样,但每个模样,也都是花团锦簇。在两位太后看来,这是两宫同治;在臣下看来,这是君臣同治;在坊间看来,这是朝廷与百姓同治。非论取哪个解释,都有一番改元向新,励精图治的意义在里头。
“嗯。小芸的书,读得如何样了?”关卓凡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他在热河曾受过关卓凡一千五百两银子的贡献。关卓凡晓得,现在这三千两的节礼,双倍偿还,有乞恕的意义在内里,但愿本身不要把这件事说出来,不然收了钱不但不替恭王办事,还反过来帮着肃顺,只怕更要罪加一等。
“好,我记着了。”
至此,这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动,灰尘落定。朝廷的体制正式由“顾命”转为了“垂帘,而两位太后对恭王的酬庸,则是一个“世袭罔替”的殊荣——今后满清一朝的铁帽子王,就又多了恭亲王奕这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