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姑姑[第2页/共2页]
重耳在母国翟国出亡了整整十二年,直到其父晋献公崩。
用过午膳后,母亲和大舅母去游园赏花。
赵同却不过,只得硬着头皮随岳丈去了寿宴。
狐偃女儿从夫君嘴里晓得了这一动静后,一时恨父亲这些年的不像话,一时又想如何能眼瞧着父亲死。
特别是还仿佛预感了弟弟的将来,就更不能视若无睹。
又七年的颠沛流浪后,重耳终究借助秦穆公之力复国。
但真定刘氏子嗣薄弱,郭氏略微好一点,却也好不到哪去。
她想,也好。
却不想在六月初六这天,狐偃若无其事地亲身登门来请。
天涯低垂,好似伸脱手就能拽住普通。
赵同见夫人一声不响地就走了,哪另有不明白的?
又是娘舅又是良师的狐偃被封为上军将,作为晋文公的首席谋士帮手文公改革内政,成绩了文公的一番霸业。
大舅母领着人迎到了重华殿外边。
仿若畴前统统不过是一场春秋大梦。
纵便一次又一次下定了要窜改将来的决计,但潜认识里到底还是盼着这天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郭圣通望着掠过甚顶的飞鸟,心生恋慕:真想也能这般自在安闲地遨游在六合间,而不是万事都得从旁人嘴里听来,真假莫辨。
可家人子的孩子被父母叮咛再三,即使是再调皮的,也不敢真撒开了猖獗玩耍。
没一会,他就转过甚来奉告郭圣通真定王宫到了。
里克、邳郑父等人聚众反叛,杀死了奚齐。
可又如何当何为么真没产生?
“这倒是――”提及玩,郭况立马就放下了那点小纠结,撩起窗纱镇静地朝外张望去。
郭圣通的糊口仿佛又回到了本来该有的轨迹上,她不再做梦,也不再从心底冒出莫名其妙的先知预感。
郭况耐着性子听郭圣通说完了这个故事,当即便嗤之以鼻挑出了一大堆弊端来。
继位为晋惠公的夷吾暗害行刺重耳,重耳与狐偃及部属大夫们无法之下重新堕入了逃亡。
想的多了,心中只觉分外怠倦茫然。
“《东周各国志》、《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我都没看着有写狐偃失势后胡作非为的记录,何况在随晋文公流浪的十九年中狐偃所经诸国,待他们君臣礼遇尊敬的实在未几。
所梦所见就算做是虚幻云烟,可治好了大舅母倒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
年长日久,因循成习,六月六便成了出嫁女回娘家的节日,是以被称为“姑姑节”。
一来二去地,郭况便嫌没意义,嚷嚷着还不如回家去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