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商队[第1页/共2页]
郭圣通心中存着一句自羽年一出去就想说的话,当下状似偶然隧道:“不消,我记得你长兄不就是府中的小管事吗?
他们每年都得南来北往地四周跑,郭圣通房中的蜀锦窗幔就是他们做买卖时到川中时特地去蜀地买来的。
至于其他的,甚么都记不得了。
加上母亲陪嫁来的铺子田庄等也需求运营运转,长房中到现在还养着上百个管事伴计来筹划着这大摊子事。
羽年也就不再推让,主动道:“那婢子下午就把长兄叫出去让您见见。”
最好当然是她能亲身四周逛逛看看,但想来母亲是如何都不会放心的。
便是母亲不知商贾之事,只得全权交托他们,却也还是做得风生水起。
郭圣通后背上的汗垂垂冷下去,她叹了口气决意不再想。
初春的晨风还是很有几分寒意,劈面吹来叫人不自发打了个寒噤。
晨风刮来黄莺清脆委宛的鸣唱,同着庭外断断续续的人声一起拂在窗棂上。
昨夜问过王皇后的事情后,郭圣通心中对天下大乱已经有了几分笃定。
可如果建兴帝掌控力度不敷,天下必将大乱,祸及万民。
羽年正在和田玉双龙金饰盒中遴选金饰,见常夏梳的是燕尾髻,便挑了四枝桃花簪。
郭圣通跪坐在黄玉打扮台前由常夏打扮,见气候甚美意下也愉悦起来,嘴角始终抿着一丝淡淡的笑。
郭圣通点头,望着栩栩如生的桃花簪,忽地记起这桃花簪仿佛便是家中商队从常安城中带返来的,便问道:“这簪子是不是去岁家中商队从长安城中的风华记中买的?”
听话知音,郭圣通晓得这还是情愿的。
风一来,花动叶颤,美不堪收。
她回身见女公子表情颇好精力也不错的模样,心下也甚是欢畅,笑着问道:“女公子,插两对桃花簪如何?正应骨气,清丽的很。”
只是想着长兄多是在真定藁城的商店中,没如何出过远门,心下有些不放心。
她便想着翌日再问也是一样,舒了口气,放心睡去。
羽年点头道诺,出去叫小侍女去传了话,便同着常夏一起奉侍着郭圣通往锦棠院去。
“就怕婢子长兄没出过远门,没甚么见地,再把事给办砸了。”
这晚母亲双眼通红地回到锦棠院睡下后,心中欣喜冲动了好久,才想起关于做不做法事桐儿还是没给她一个必定的答复。
这都是父亲在时的旧人,一贯的忠心热诚。
人生百年,不过仓促,她再不肯像之前那样娇纵行事就由着母亲担惊受怕。
即便父亲把百万家财都让给了叔叔,但代代传承的祖屋祭田倒是还在,仍由他们长房把守着,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浩大湛蓝的苍穹上白云点点,光辉的日光从枝头间漫洒下一地班驳光影。
羽年点头笑道:“恰是呢,女公子的记性可真好。”
郭圣通便顺势问道:“家中商队甚么时候再出门?我想叫他们给我带些金饰来。”
她浑身是汗地醒来时,已是拂晓时分。
郭圣通拥被坐了好一会,绞尽脑汁地去回想梦境,却只能记起一个模恍惚糊的男人身影。
郭圣通点头,由着常夏把四枝桃花簪插进发髻里,起家叮咛道:“叫厨下别筹办早膳了,我去锦棠院用。”
郭圣通想他们该当也是能够信赖的,并且仿佛羽年的兄长便是一个小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