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两小忆旧桥[第1页/共4页]
索林贴木儿一愣。
莲花微微一笑:“莲花自幼皈依,持五戒。”
“不错,没死。这五年我们东躲西藏,前年到了索林贴木儿这里。” 郑宗诚两眼望天,淡淡隧道:“世子现在叫金奭。”
莲花浅笑不答。
“公主皈依何宗?”
在湖边的一大块空位上,索林贴木儿命人燃起一大堆篝火,围着篝火对湖设了三面几案,案上摆满了当季菜肴应时生果大碗美酒。火上架了几只全羊烤着,油脂不时滴入火中,嗞嗞作响。
当天早晨,大元平章政事索林贴木儿大摆宴席,“驱逐”朝鲜宜宁公主。全部营地欢声笑语,烛火透明。
为遁藏李成桂追杀,高丽王族王姓改成全,金,玉,田,申等姓四周躲藏。故至目前鲜半岛上“王”也是稀姓。
莲花说到这里,声音已有些高,侧身看着郑宗诚:“当年令尊郑梦周大人,四次出使大明,历经千难万苦最后一次见到了天子陛下,才达成了这和谈。我朝鲜百姓对令尊,至今感念。”
莲花谨慎作答:“一方水土一方人,我朝鲜百姓几百年来风俗了白水黑土,勤耕细作。大元天高地阔,恰是蒙古雄鹰遨游,骏马奔腾的广漠六合。”
莲花皱了皱眉,望了望瘦高男人,又看回木桶。桶里的鱼仿佛晓得有人在看,更加惶恐地拥堵着,望向莲花的眼神尽是要求。
郑宗诚说到这里有些镇静。大抵运营报仇复国已久,终究有了点但愿:“到时候我们借兵索林贴木儿,定可诛杀李贼,复我高丽。”
世人纷繁端起酒碗,同声拥戴,各自一饮而尽,连郑宗诚也干了。
莲花有些担忧,赶紧岔开话题,问道:“宗诚,那是谁?”一边悄悄指了斧正席主位索林贴木儿中间的一名蒙古高官。
郑宗诚定了定神,微微侧头低声对莲花道:“那是枢密院副使孛儿只,明天赋来的。”莲花听了心惊,细心打量着主位二人,索林贴木儿和孛儿只一向在低声倾谈,可惜太远听不见甚么。
莲花转过甚持续对着索林贴木儿和孛儿只说:“兵者,凶器也,贤人不得已而用之。宜宁恳劝二位大人,为大元百姓谋福,延放羊牧马之习,兴三边友爱贸易,养民安国,勿再妄起兵祸。不然再遭天朝追击,不免兵败国破,殃及蒙古百姓。”
莲花不明其意。却见男人放动手里的鱼竿,大步走到木桶旁,一把抓起,回到湖边双手执桶,胳膊一扬一送,满桶的鱼儿高高画出一道弧线,在弧线绝顶纷繁落入湖中,扭摆着,兴高采烈地游走了。
世子王奭说是外出还没返来,郑宗诚陪着莲花从住处徐行走来,在左席客位坐下。 二人看着湖中似曾了解的美景俄然对望一眼,竟是同时忆起了旧事。
此时新月当空,月光倾泻在湖面,湖水微波泛动,银光随波腾跃躲藏,偶尔有鱼儿跃出,溅起点点水花。岸边曲折的垂柳,树枝层层拂动,碧绿的柳叶在银色月光下份外光鲜欲滴。
莲花肝火上涌:“我朝鲜已与大明永结厚谊,天子陛下许我朝鲜以鸭绿江为界,永不互犯。这几年边疆安静,我朝鲜才得以疗摄生息,百姓刚正安居乐业。”
(五戒是佛教用语指不杀生,不盗窃,不妄言,不邪淫,不喝酒)
莲花静了一会儿,轻声说到:“宗诚!我爹爹,阿敏和阿修,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