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琉璃世琉璃塔》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3章 轻信成祸殃[第1页/共4页]

齐泰听他仍然念念不忘之前派将一事,只好圆场道:“陛下!曹国公是岐阳王宗子,得了真传应是有的。黄大人说的有事理”。

黄子澄见二人不说话,有些焦急:“陛下!臣以性命包管!曹国公定可顺利剿除燕贼!倘若第一次派的曹国公,明天就不会有这个真定之败了!”

徐英点头:“大哥!你放心!”

黄子澄接着说道:“陛下记得前次缉捕周王?开封的周王府当时有六七千保护兵呐,曹国公只带了一千多人去,兵不血刃就将周王拿下了。有胆有识有战略啊!”

朱棣望了望朱高煦和张玉:“你二人随我去救永平,点一万兵马”,看了眼马三宝:“然后三宝和我去大宁卫”,最后目光落在朱高炽朱能和道衍身上:“我们一走,李景隆定然来攻北平,你三人只要一万守军,可守得住?”

一个是岐阳王嫡传宗子,一个是中山王掌上明珠。两位建国功臣生前做梦也没想到这两人有一日会对阵军前吧? 究竟,谁胜谁负?

道衍笑:“曹国公!”

朱允炆抬了动手表示他噤声,玄信见二位大臣仓猝跑出去,心知有事,正等在院中,这时含笑问道:“陛下要不到方丈室?”

朱棣沉吟:“永平不能有失!大宁也必必要夺。”

“朝廷公然换人了,王爷猜猜谁是新的征虏大将军?”

道衍笑道:“王爷放心去吧。会守到王爷返来”。

齐泰见天子面色不善,仓猝接着道:“以臣估计,长兴侯擅守,真定城中现在另有近十万兵马,燕贼攻不下真定。”

朱能大声道:“守得住!”

黄子澄忍不住:“齐大人!你现在说‘长兴侯擅守’了?长兴侯的封号就是源自耿将军守长兴,力阻吴军多年。耿将军原不善于攻敌,如何能派他去剿燕?”

黄子澄赞道:“不错!瞿能父子帮着曹国公,定然一举功成!”

****************

探手入怀,琉璃塔还是是瑞光流溢。

朱棣轻声道:“英妹!交给你了。只宜死守,不能出战”。

朱棣不解:“何事?”

朱允炆沉吟:“李景隆?”

朱允炆还是有些踌躇,毕竟是五十万雄师啊!扣问的目光望向齐泰。

齐泰停了停,见天子在仔谛听,便接着说道:“大宁卫距北平不远,宁王在诸王中兵力最强,有甲士八万革车六千,此中的朵颜三卫蒙古马队特别勇猛。辽东的辽王亦手握重兵,辽东军也是善战。倘燕王与宁王辽王联手,必将难以对于。臣乞陛下速诏辽王和宁王回京,以防有变。”

八月二十五日我军与燕军真定大战,耿炳文不敌,退入城内恪守,蹈藉死者不成数计。左副将军驸马督尉李坚战死,左军都督顾成降燕,右副将军宁忠都批示刘遂被俘,存亡不知!”

朱允炆又点了点头:“准!”黄子澄仓猝拟就圣旨。

朱棣摇了点头:“猜不出。谁?”

征虏大将军鹄立江边,了望浩大长江上密密麻麻的人群,豪情顿生。“绿水扬洪波,郊野莽茫茫。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一飞冲彼苍,俗世不再鸣!”此去剿燕,定当建功建业,灿烂岐阳门楣!

-----------------------------------

本来七月在北伐将军的人选题目上,朝中有过争论。齐泰力推耿炳文,说他是太祖老将,虔诚可靠,又富有作战经历。齐泰是兵部尚书,本来这就是兵部的事,黄子澄固然不同意,当时也只好同意。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