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灵谷谈征徭[第1页/共4页]
朱元璋后宫极多妃嫔,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后代。但是自来驭后宫极严格,曾说过:“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佳耦。后妃虽母范天下,然不成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节栉。恩宠或过,则娇纵犯分,高低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惟明主能察于已然,下此多所惑”。意义是后妃也就叠叠被子放放沐浴水,内里的事都是男人的事,女人不能管。
朱元璋看他一眼,半晌叹道:“允炆,你们要把寺院的免赋税地步限为每僧不超越五亩,可想过此事对我朝的寺院影响多大?想我堂堂天朝,竟然要和菩萨争利吗?即便从你所议,又能多几个赋税?此事不当,不必再提。”
弘远顺手指了指端着茶盘的一个小沙弥:“太子妃识得吧?这是村里朱诚恳家的老四,老远地奔着圣上,奔着老衲投奔来的,在寺里分到了几亩地,勤勤奋恳干活,盼着挣个出身。殿下这么一弄,这些人都得回故乡,不如在家种田呐。”
弘远接着说道:“蒙圣上恩情,灵谷寺现在有一千一百多位和尚,这也是我大明佛法弘扬的恶报,每日诵经做法事,佑我大明,护我百姓,实有无量功德。”
朱允炆脸红得要滴水:“不会的。”
吕氏赶紧道:“方丈有何话,无妨直说”。
宁国公主细心看了看他:“哦,我晓得了,你在等阿谁朝鲜公主。是不是?”一边就鼓掌笑道:“另有几个月才到呢!并且说不定又卤莽又霸道呢?”
当下三代三小我一起吃着饭,宁国公主晓得天子忌讳并不问朝堂之事,只说些儿孙妙闻,引得朱元璋不时畅怀大笑。
吕氏惊奇道:“有这等事?方丈从何听来?”马淑仪也骇怪地看着弘远。
弘远命奉茶,是本年才上的六安贡茶,小沙弥捧在汝窑的压手杯里端上来。
弘远叹一口气:“是啊,老衲自皇觉寺时就跟从圣上,一晃五十多年了。圣上怀旧,把我安设在这灵谷寺,一来佛法无边护佑我大明风调雨顺,二来中都故乡的人看着,也是一番面子。”
弘远接着道:“老衲老了,也没几年好扑腾了,这俗世的烦恼本来和老衲无关,只是殿下如果真这么做,恐怕难以见中都故乡亲人,更难见佛祖菩萨啊!”顿了顿又道:“先太子活着时,待民如子,宽仁慈厚,对老衲对弊寺的僧众都是照顾有加,可如何偏就薨了呢,天妒英才啊!”
朱允炆和黄子澄在宫中省躬殿里,正听朱元璋叮咛,拟注的奏折上有哪些要改要宣的,忙到入夜,好轻易才算结束。
朱元璋悄悄地笑了,辛苦十几年,终究培养出了交班人。
朱元璋额头的皱纹皱到一块儿,眼中凌厉的锋芒一闪,重重隧道:“是百姓不平还是你黄大人不平?灵谷寺为我大明祈福加持,护佑我大明风调雨顺,岂是一点儿赋税能对比的?休得再提!”
弘远赶紧站起来,双手合十恭敬隧道:“老衲先替阖寺僧众感谢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如此善心,菩萨定会保佑娘娘顺心快意福寿康宁。”又看着马淑仪说道:“也保佑太孙妃娘娘吉利安康再得贵子。”
吕氏被他客气得倒不美意义,又有些猎奇,忙说道:“何必客气,方丈是圣上自幼时老友,太子在时也是和方丈投缘。这么客气反倒见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