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各路神仙[第1页/共2页]
梳洗换衣,刘备登上三楼。
“好!”刘御史亦重重顿首:“君侯若能以三百人马告终鲜卑祸乱,疏浚西域商道。我大汉答复有望。”
李儒想的都对。
为何?
“酒醒否?”恩师先开口。
恩师这便言道:“你如有必胜掌控,为师便拭目以待,不再细问了。”
何如主公不但夸下海口,还当众立下军令状。
若看走了眼,天下人自当替临乡侯鸣不平。但是李儒本身,必被口诛笔伐。身败名裂都是轻的。
刘备这便点头:“不瞒恩师。得知朝议延后,陛下六百里召回河东太守董卓,弟子便已有计算。”
刘备苦笑:“恩师所言极是。少去的一千人马,却不敷以抵消董卓豪掷五千万钱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然也。”刘备悄悄点头。
“先前在殿上所言,此时可有悔过?”恩师又问。
“都快日落了。”绾儿姐悄悄扶他起家:“卢尚书,刘御史,已在三楼书房等待多时。”
不可。绝对不可。
“为何?”刘御史不解:“少了一千人马,便只是一起粮草转运,也会省去很多开支。以陛下心性,为何还许给董卓?”
恩师亦点头:“刘御史所言极是。”
待侍女自行走出,刘御史已规复常态:“采女中可有禁中细作?”
没法借势。故而,刘备再想仅凭三百余骑,克服乞伏、秃发二部数万鲜卑,在李儒和大多人看来,底子不成能。
谁叫刘备得宠呢。
刘御史又问:“若只是如此,玄德难道弄险?万一西去通路倒霉,平白丧失一亿钱不说。陛下必将再次启用董卓。当时,人财两空。如之何如?”
平时让她们居于前院。奉侍主簿和两位义弟,以及徐荣、程普、史涣等人。偶尔也上书房奉茶。常日出入府邸,刘备亦未制止。史涣已查明,她们中确有禁中眼线。就不知是陛下还是其他甚么人。
“如此,三百六十人很快便将凑齐。”刘备大喜。
必成天下笑柄。
“仆人,大人,请用茶。”声音来自门外。奉茶入内的,恰是陛下赐个刘备的十采女之一。
“但是乞伏、秃发二部。”恩师也甚是体味。
刘备这便掀被站起:“速速梳洗。”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坐在枕边,不时为他改换敷额热巾的绾儿姐,这便展颜一笑:“醒啦?”
刘备掷地有声:“此去,定马到功成。”
恩师和刘御史公然都在。主簿贾诩和尚未任命官职的李儒,从旁作陪。四人不时闲话,却各怀苦衷。
“本日又有何分歧?”刘备明知故问。
李儒苦笑:“禀主公。李儒至今不得而知,如何能用三百余众告终鲜卑祸乱,疏浚西域商道。还望主公明示。”
一个‘长’,一个‘落’,已道尽其妙。
“借?”
刘备微微一笑:“有,且多。”
李儒猛地一愣。
“哦?”恩师这便了然:“莫非早有计算?”
向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今汉声望大跌,西域诸国各自张望,不敢等闲向汉庭挨近。
刘备这便答道:“西域局势腐败,乃因西部鲜卑。此中两支渐已坐大。只需降服此两部,商路自通。”
时下朝政日非,今汉日渐式微。乃是颓势。
所谓‘落座’,便是臀部坐在小腿及脚根上。
李儒岂能不知:“班定远持节入西域,彼时大汉如日中天,虎威犹在。四夷皆畏服。且当时,西域诸国,多心向汉庭,班定远方能借势而起,以巧力拨千钧。合纵连横,成绩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