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汉风速递[第1页/共2页]
目送马车驶出村口,刘备不由感慨。面前这个期间,实在是有太多料想以外。
院中另有水井、农田、马厩、牛牢、鸡埘等,漫衍此中。
望楼,刘备已在后院建了一座。平时无用,偶尔上去登高野望,也是一时髦趣而至。预警服从几近没有。家中只母子二人和公孙氏,做饭喂马都要亲力亲为,哪有多余人手做这些。再说,自家也没甚么好让贼人惦记。
填写上‘建宁元年仲春初五,涿郡涿县陆城亭刘备,邮安平国安平县东城亭崔钧。北书(在北地来往的手札),驰行。’的表单,又付上充足邮资,人生第一份包裹,顺利寄出。
交代了燕尾八面矛送与牵招的前后诸情,又说他父亲崔烈,也想要一张床垫。
“三月,可利沟渎,葺治墙屋,修流派,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便是想寄一封信去外洋,也行!
百斤重物,数尺见方。‘邮行’、‘马行’都不可。只能用车行。
麻垫的呈现,不啻喜从天降。
伴着铜炉送来的暖烟,刘备正细心旁观着老工匠送来的老宅扩修图板。
这便留崔钧客居数日,为崔氏二老制备两盒果冻捎回。
托老族长传话,邮卒不日便来。
院外桑果已有早熟。
待到雪化路通,刘备筹办先送到老鸦渡,由耿雍和崔钧帮手发卖。这类软硬适中,透气排汗,防霉抗蛀之纯天然摄生床垫,之以是深受崔氏二老喜好。正因二人大哥体衰,骨质疏松。床榻不宜过软,也不宜过硬。硬了浑身红肿,软了腰酸背痛。不软不硬,谓之适中也。
一个用来预警,一个用来储粮。
天下名流!
刘备寄去的床垫,崔钧已收到。崔父试过,称之曰‘奇物’。大加赞美。不但令崔钧送来不菲的钱银礼品,还手书了‘楼桑锦垫,妙不成言’八个汉隶,一并送来。
私邮代价不菲。
这个期间的邮驿,只传送公文和官府物件。不对官方开放。
为五原太守时,地虽利种麻,官方却不知纺织。百姓无冬衣,卧草而居。见官时则‘衣草而出’(睡在草窝,浑身沾满麦秸)。崔寔变卖积储,得钱二十余万,采办器具,礼聘良师,受以植麻、纺织诸技,民得以免寒苦。
崔烈何许人?
望楼就是后代的瞭望塔。仓楼便是存粮的堆栈。
有了崔家二老的题字包管,刘备的麻垫和果冻,必将大卖。
邮驿由州、郡、县三级办理。郡府里最受正视的一个官吏,便是大名鼎鼎的‘督邮’。不但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要说崔尚书曾久在处所,颇知民情痛苦,能解民寒苦。
细细一想,不由莞尔。
有“日限奉书,不及以负约,毋状,当坐罪留。”的律条。
‘信吏’、‘邮卒’同一着装。‘马传’日行三四百里,‘车传’可行七十。速率很快。
之以是送来手书,除了麻垫确切温馨外,也有不让从弟崔寔题字,专美于前的心机。
不管何种体例,传信都是接棒而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之间的邮卒,来往接力。
寄去安平崔家田庄后,崔钧又转寄给洛阳为官的其父崔烈。路远时长。以是过了一月不足,崔钧才送来回礼。
这内里最大的诱因是,崔寔都题字了,崔烈焉能不题?
这也是《四民月令》上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