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刘备的日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1.149 厉兵秣马[第2页/共2页]

奸吏暴徒要杀。叛蛮贼酋亦要尽数诛杀。如此恩威并重,才气震慑蛮族,亦令汉人佩服。

要破钞多少兵甲,才气令蛮人永不复反?

得此书,何愁南蛮不破!

史乘把阳球归为‘苛吏’,枉死于大狱。但他为人是非分清,爱憎清楚。为国除奸,为民除害。这类苛吏,实在可敬。

洛阳来函,说朝廷已准恩师所请。不日便有六百里加急公文送到。

便是郡中孺子亦知,少君侯粒粒人头觅进侯。

蛮民多居于山谷,处置农业出产和牲口豢养,民风与汉人亦有辨别。“蛮族布衣徒跣,或椎髻,或剃头。兵器以金银为饰,皋比衣盾。便弩射,皆暴悍好盗贼焉。”《后汉书·南蛮传》又说:“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

南蛮者,多是越人苗裔。

本来,恩师已将南下诸事奉告刘宠。刘宠也已先行朝阳球扣问平蛮诸事。阳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便逐条录下,手书回函。

山谷河川不但遍及各处南蛮,还与山越沆瀣一气。

九江多湖泽。重骑无用。蛮兵皋比衣盾,便弩善射。需造大盾。蛮兵悍勇,却听渠帅号令。若能许以厚利,结好各族精夫。待援兵散去,一战可破。书中又说,九江蛮乱,始于赃官贪吏,蛮汉相争。苛政剥削,又决计偏袒。故南蛮不时积怒而反。只需设方略,尽破凶暴之徒,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蛮乱自解。

何必来哉。

刘宠欣然受之。

派往九江郡的数队刺奸,本日返回。将郡中山川,细细道来。刘备招苏伯等人,制成沙盘模型。与众将细细揣摩。

前次大儒刘宠问刘备,何不走宦途。刘备答曰:殊途同归。

提到前次安定九江的阳球,今乃为平原国相。阳球曾被司徒刘宠招募为属官,上任九江亦是刘宠所荐。有提携之恩。现在刘司徒乃是楼桑学坛四大儒之一。刘备何必舍近求远。这便拜见刘宠,细说南下平乱诸事。

此,不正如光武旧事。

母亲说男儿志在四方。

但是在刘备看来。只杀奸吏暴徒,却不严惩诡计背叛之人。亦是不对。长此以往,凡是积怒,便会背叛。朝廷只杀奸吏暴徒,却不诛叛蛮贼酋。皆有恃无恐。背叛之心日重。久成恶疾。等天下大乱,此地皆已成宿贼!

见刘备眉头舒展,黄盖向刘备进言:“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可当中国百万之众”。意义是说,江东六郡山越如能为我所用,足可与中原百万之众相对抗。言之有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