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刘备的日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117 归义降侯[第1页/共2页]

寒冬时节,雪通衢封。即便朝中有动静,也要开春才气传回。

刘备给出的解释是:发卖鲜卑女赢利虽丰,然,鲜卑部众大量堆积,日久生变,恐肇事端。衡量以后,才闭门不纳。

刘备遂依计行事。别离密信黄门令左丰、御史刘陶、崔太尉,叮嘱三人各自联络,分头行事。

因而,又让御史刘陶,向陛下进言,晓以短长。

归义侯,始于西汉。

好处,好处,‘先利而后益’。

遵守草原道义。杀死老王便是新王。刘备已然是鲜卑大单于的继任者。东部鲜卑南下归附之人,实乃刘备。若皆被分封在涿郡四周……

我朝防内不防外。防亲不防疏。少君侯赤手起家,短短十余年,风生水起。号称麒麟子。不成不防。先时北伐,少君侯夜袭鲜卑王庭,斩杀大单于独子,又掠走大阏氏。七日血战,斩首鲜卑各部军人,两万不足。鲜卑各部皆有血亲死于少君侯剑下。猜想,如此深仇大恨,又如何能等闲消解。

何况。涿郡本就是安设归义降侯之地。

如此,三方角力,相互共同。打斗的,拉架的,劝架的,呼喊喝采的,齐上阵。

此谋最大的马脚便是‘前后冲突’。鲜卑南下不是奥妙。北地人尽皆知。然,为何同为东部鲜卑,刘备收纳素利部族,却不纳其他?

督亢令管宁,这便问出隐忧:“如有人借此进言,诽谤主公暗结胡虏,有谋逆不臣之心,又该如何?”

然,朝廷能人辈出。必有人能看破此计。

公然算无遗策。

刘备笑道:“诸君各有所长。乐卿善治世。子伯长策画。皆是备之幸也。”

娄圭仓猝肃容行礼:“圭逃亡江湖,幸得主公收留,又委以重担。岂能不殚精竭虑,以报知遇厚恩?能与诸君同堂为臣。圭,甚幸也。”

且还是封侯亦有持续性的常例。东部鲜卑各部,定被分封在涿郡四周!

再与世人谋定细节,又去信恩师申明统统。若恩师不准,刘备便不会行此策。

洞悉内幕的楼桑令乐隐,一声长叹。先冲刘备,又冲娄圭直身施礼:“摆布皆说主公善识人。娄君初来便骤等高位,我却多有不平。现在才知实乃高才,我等皆不及也。隐,忸捏。”

娄圭又道:“先前鲜卑素利部来投,主公因何收留,此次又为何不纳,此中原委,还需细心考虑。”

取其利,剪其害。

大事可成呼?

意味着,刘备的封地虽只要临乡一地,却实际节制着统统的鲜卑侯国!

恩师复书道:可行。

三百余年来,匈奴降侯国纷繁被废。部民亦与北地汉人通婚融会,成为大男人民。正如平曲城中所见。但是,归义侯国的封赏轨制,并被消弭。

所谓萧规曹随。今汉法规律令皆因循前汉。远有南匈奴封王,近有三郡乌桓封王。若东部鲜卑各部结合南下,足可效仿‘匈奴七王降汉,皆封列侯’之故事!

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春,疑内部排挤,匈奴王七人率部众降汉,皆封列侯。

表为藩王,便是指:刘备以辅汉将军、临乡侯的名义,上表朝廷,封南下的东部鲜卑各部大人,为藩王。或为归义侯。

娄圭大要上是说,让刘备想好收留素利,却不收留其他各部的启事。实在是提示刘备,既与鲜卑有不共戴天之血仇,为何另有鲜卑部族南下来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