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页/共4页]
李遂安点头,淡淡道:“何先生。”
嘉祐帝摆摆手:“不消啦,太医说我这是旧疾,畴前在长安时也犯,只是没有那么频繁,可见都是表情影响的,甚么时候能到建康,也许就好了。”
……
嘉祐帝揉揉额头,对张嵩道:“朕觉着襄州也不算安然,保不定突厥人甚么时候就打过来了,还请张相安排一下,我们尽快上路,早日渡江,朕才放心。”
何先生浅笑一下,拱手告别,李宽的声音从内里飘来。
李宽应是, 又温声道:“陛下不必担忧, 等过了江,我们就安然了。不过纪王殿下那边, 是不是也催他尽快撤离,以免置身险境?”
陛下……头风……长安……纪王……
李遂安俄然道:“父亲真的劝过纪王吗?还是推波助澜,鼓动纪王留下,用长安帝都,据者为王的功绩吊着他?”
“父亲,纪王身边只要两万兵马,一旦突厥人打入长安,他会很伤害,您可否派兵前去策应,让他能安然撤返来?”
只因表情分歧,再也回不到畴前。
说话声模糊入耳,不过还是有些恍惚,只要断断续续一些词句飘过来。
未几半晌,李遂安就又折返返来,正想着先去找母亲说话,还是先去看看那名有身的妾室,不知不觉就走到父亲的书房内里。
那边面说话的人仿佛转了个方向,说话声越来越小,逐步不闻,李遂安站在原地调剂呼吸,又循着原路折返,绕回花木小径上,故作不经意一起看花来到书房正门口,在台阶下站定,对门口的侍卫道:“劳烦你们出来通报一声,我有事想找父亲。”
他的腔调并不高,但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所谓居上位者,生杀予夺,不过如此。
淑妃李氏明显是长安土生土长的人,调子却与江南女子似的,轻声曼语,委宛动听,嘉祐帝现在身心俱疲,最需求的不是裴皇后的警言警句,而是李淑妃的和顺安慰。
他有点难堪, 不过大师也晓得他比来精力不济, 都假装没闻声。
“去将李淑妃叫来,朕想听她说说话。”
李宽主动得救道:“岭南离此地另有些远, 兴王一时半会儿还未有动静传来,不过卫王殿下已经带兵出发了,想必很快就能赶至建康与陛下汇合。”
李遂安没看那何先生一眼,迈步出来。
李宽回声辞职,出去做事了。
嘉祐帝焦炙道:“再发一道旨意, 催促兴王尽快解缆, 难不成老子有难,当儿子的还能清闲安闲吗!”
世人拜别以后,嘉祐帝也偶然持续看那些加急送来的奏章了,让人扶着便回后屋去躺着。
“没想到我李宽另有如此重情重义的女儿!”
李宽皱眉道:“你从戎戈是甚么,过家家吗?禁军主力好不轻易跟着陛下撤到襄州来,那里还能掉头归去?离京前,我已经再三劝过他,让他跟着陛下走,但他不听,非要留下来,陛下已经让我派人去长安,再次劝说纪王早日撤离,你放心吧,他不会傻得等在那边挨打的。”
李遂安宁定看了她的父亲半晌,告了一声罪,便回身拜别。
李遂安被父亲的眼神看得心头一寒,话差点就接不下去,咬咬牙,她还是道:“祖母临终前,曾将我叫去,说祖父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