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麟趾》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44章[第1页/共4页]

而当最后一道樊篱倾圮以后,突厥人并未沉沦晋州的繁华,而是持续仓促南下。

贺融不忘叮咛他,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还是不能少,固然张掖此次守住了,但今后另有更多的仗要打,除了稳定民气,也得让兵士们有动力上阵杀敌,毕竟他们要面对的不是岭南那些毫无章法,随随便便就能打败的南夷叛军,而是练习有素的萧氏军队。

蟹蟹宝宝们的留言和霸王票 =3=

说是等候机会, 实在大战方歇,另一场战役又将将开端,张掖城内另有很多事情需求去做。

这嬴子瑜看着大老粗,实在粗中有细。贺融带着五万人过来,当然不成能现在把五万人往这里一丢,本身跑归去,而甘州本来已有刺史陶暄与守将嬴子瑜,现在再来一个贺融,批示权到底在谁手里,天然必须先说清楚,不然军令政令一乱,不消等萧重再打来,甘州内部本身就崩溃了。

陶暄道:“殿下,此时暑气正盛,城诽谤亡者甚众,为防疫病横行,得尽快将死者措置才是。下官已命军医并城中大夫汇集艾草菖蒲在虎帐各处,特别是伤病营中扑灭,殿下可另有甚么叮咛?”

“我这五万援兵里有一千突厥兵,曾为西突厥真定公主麾下亲兵, 公主归朝, 这些兵士也成了我朝兵士。”

贺融道:“我也带了些粮草过来,转头你与林淼去安排一下,现在城中百姓民气惶惑,不成再等闲征粮,再熬一个月就到春季歉收时节,到时候除了应收粮食以外,再多买一些。不过,切不成让地主将他们本身本应交纳之粮再摊牌于佃农头上,又须制止贪酷小吏巧立项目增收税赋,目前内乱未解,决不能再加内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贺融沉吟道:“让城中百姓,家家户户也点起艾草,有备无患。再熬一些防疫病的汤药,让每小我都喝,你我也喝,甘州现在百事待举,二位可不能有任何不对。”

信是都城寄出的,寥寥数行,笔迹草率,想必在仓促之间写就。

贺融问:“城中粮草现在可还够用?百姓人家呢?”

贺融道:“浩远,你派人去虎帐,让军中大夫的药童去给兵士解释,烧毁尸身,是为了让活人活命。陶刺史,劳烦你在城北勒石刻碑,为阵亡者记过,并奉告将士,等战事告一段落,今后城中还会建忠义祠,立牌位,哪怕今后没有坟茔,只要朝廷在,忠义祠就在,香火就在,这些人就会一向有人祭奠。”

可没想到,天子南下的动静传至晋州,顿时引发一片哗然,当即便有晋州兵嚷嚷说连天子老子都走了,我们何必还为他卖力,又因前次陈巍以晋州兵为钓饵引突厥人的事大为不满,一并发作出来,激发军中叛变。

“嬴将军大义,待将萧氏败退以后,我定向朝廷给二位请功。”

“嬴将军此言差矣, 他们既是诚恳归顺中原, 从今今后便是中原人,不该以长相口音而辨别, 须知南夷人长相原与中原人也有所差别,但他们现在一样是中原百姓。不然有朝一日,全部突厥率部来归,莫非还要拒之门外, 又或者将他们搏斗殆尽吗?”

那些晋州兵不甘被陈巍措置,竟被伏念所惑,让突厥人有了可趁之机。

几人说话间,桑林从内里提着一个竹篓出去。

贺秀于此时提出情愿留守京师,还说长安乃历代帝都,从未被外族侵入,哪怕为了安宁民气,也得有皇室后辈坐镇留守,他的岳丈李宽、嘉祐帝等人劝说无效,只好由得他留下来,嘉祐帝同时留给他两万人马,让他见势不妙,就先行撤退,不必死守。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