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船家[第2页/共2页]
石萝依与杜丽英听了,心中大喜,也不晓得袁州是甚么处所?只是想必间隔云安军更近了。心内只想快点分开这个刀尖上翻跟头般的伤害之地。
船家安排晚餐来吃,上了一盘土豆炒牛肉干、一条蒸鱼,还弄了个蛋花汤。
杜丽英大声答道:“船家,我们是往云安军方向去的,路过这里,没法渡河,还望老先生行个便利,搭载我们一程,也不管能到那里,离这里越远越好。”
这船家约莫四十五六岁,闻声岸边有人叫唤,远远地瞥见两个年青女孩,都身着白衣,牵着两匹骏马,又瞥见一人手上提着的包裹沉重,想必是满装金银;另一人又背着个大包裹,只是看不出装的是甚么东西。
石萝依不知江湖之事,不敢答复,便瞧着杜丽英。
刘二娃和毕小四立即奉迎地跟着笑了起来。
那伍大山见三人倒在地上,心中大喜,翻开包裹一看,内有几套女人服饰,几身小孩衣服。内里又有一个包裹,解开一看,只见滴溜溜滚出二三十颗明珠来,其他黄的、白的都是真金白银。且不说这珠子有多值钱,只论这些金银,就充足这伍大山祖孙三代享用了。
石萝依与杜丽英跳上马来,看着这滚滚江流,无计可施。杜丽英眼尖,俄然瞥见上游来了一艘大客船,赶紧向石萝依道:“石女人,你看,那边来了一艘大船。我们去拦下,多付他些船钱,要他们送我们一程。”石萝依道:“我们走了这么久的路,现在已腿脚酸麻,正走不动,如果能够坐船也好,只怕这船上的人不肯搭我们。”
但一锭两锭银子的引诱力,绝对没有一大包珠宝的引诱力大。
石萝依、杜丽英、王流三人因连日驰驱劳累,肚中非常饥渴难过,哪管你甚么好歹,狼吞虎咽,真如秋风扫落叶,转眼间将两菜一汤吃得残渣不剩。
但是方才吃完,这三小我就很快双眼翻白,扑翻在船板上。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石萝依是大师闺秀,底子就不晓得江湖凶恶。杜丽英固然常常行走江湖,但自发技艺不凡,如何会将一个年约半百的糟老头子放在眼中?
那船家笑道:“女人,要乘船没有题目。我的船,是大船,不管人和牲口,都搭得,还是新修整的,又坚毅又洁净,又常走这条水路,海员又都是年青体壮的后生。也没有搭载别人,特地送你们二位女人,只是船钱要十两银子,一文很多,送你们到袁州,如何样?”
这光,是红光。
杜丽英又将背上小孩解下来,那王流又已睡着,便抱去放在舱中窄窄的一张床上睡了。直到这个时候,那船家才看清,这女子背上背的包裹本来只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