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陈家[第1页/共3页]
她不再想这件事,而是和外祖母说宋姨娘。
他能够是感觉不美意义,又不说这两个丫头的事,跟她说顾澜,“…二姐前日来找过我,说向我借两本名帖,她想练练字。我就说她笔迹还很老练,要她先去找合适闺阁女子的描红练练,把她气了一顿。”
过完中元节,香河那边的田庄递了信过来,十多亩的果树全烂根了。那田庄的管事姓刘,说了一通也没拿出个章程,说种桃子不错,但病害太多,得看天势用饭。种枣树倒也行,又怕卖不出代价。反倒是甚么主张都拿不定,锦朝更是不懂这侍农的事,想去问问外祖母,她又正在守制不好出门。
纪吴氏说:“不碍事,他也是好几天没来我这里了。”
顾德昭想起昨个顾澜来找他,说要几本描红练练字,又让他教她运笔,在他那儿呆了好久。顾德昭问起的时候,她才踌躇地说:“女儿现在只能和丫头说说话,姨娘又那样了,实在是感觉内心困苦……”
听闻清虚道长有五十多了,看上去却不到四十的模样。燕京中的便是不喜道学的王公大臣也会和他来往,感觉他驻颜有术。只是如父亲如许昌大的并未几。
问完本年祭祖该供几次茶饭的事,锦朝才提起这个清虚道长:“……刚见一个穿道袍的人出去,我倒是没见过此人,是您新招的幕僚吗?”
刘氏听了终究松口气,不白费她常在淳哥儿面前念叨。rs
顾德昭正在书房里和清虚道长说话,清虚道长传闻顾家大蜜斯来了,天然要躲避。锦朝远远站在庑廊上面,看到一个穿戴深蓝色道袍,白净高瘦的中年男人从书房出来,留了三须美髯,仙风道骨,手臂上挽着乌黑的拂尘。不疾不徐地走出了夹道。
宛平陈家!锦朝听了非常惊奇。她如何忘了,纪粲娶的是陈二爷的庶女!
她带着顾锦荣到西次间,让丫头端了竹篾上来,重新做了几个精美又都雅的荷花灯,用竹条扎的灯骨,既然是给母亲祈福的,也没有在灯上描红,一朵朵净如白莲。
锦朝看他半蹲着,玩弄剪刀的模样实在笨拙。却很有兴趣地剪出花片,仿佛也垂垂从母亲的逝去中规复过来了。半月前他就满十三了,只是还在服制,府里连小酒都没办,她帮他做了一碗卧蛋长命面,就算是过了生辰了。倒是父亲选了两个丫头送到他房里。
锦朝特地找这两个丫头来看过,生得都比普通的丫头好,白净丰腴,眉眼清秀的。春秋也就十五六岁,看起来倒是诚恳听话。
顾锦荣哼了一声,不说话。
顾锦朝听父亲如许说,笑笑以后就不再问了。
和纪吴氏说了会儿话,三表嫂刘氏听闻她来了,抱着孩子来向纪吴氏存候。
锦朝和纪吴氏打趣说:“那现在外祖母嫌弃我了?”
宿世她和几个表哥的来往都未几,订婚后三月,陈家二蜜斯陈暄嫁到纪家,恰是陈玄青和俞晚雪正式订婚的时候。她又正在服丧,连喜酒都没去喝。
徐妈妈跟她说:“……服丧出门,不如带了菩萨前的灰钵出门,每日上香,您七日以内返来便是。”
抱起纪安淳,指着顾锦朝笑着问他,“快看看,还记不记得你锦朝姑姑?”
锦朝却不觉得然,读书读很多,操行还坏的人多得是。叶限不就是个例子吗。父亲还是两榜进士出身呢,宿世不也做出母亲身后不到一年,就抬了后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