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历史的拐点》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鸦片战争[第3页/共3页]

英国资产阶层对地大物博、人丁浩繁的中国垂涎已久。还在1793年,英国就调派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到北京,要求派使臣驻北京,要求准予到宁波、舟山、天津等地停止贸易,且将舟山四周一岛和广州四周一地划给英人居住,遭到清当局的回绝。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烧毁英商等缴出的鸦片237万斤。动静传到英国,英国当局借口“庇护互市”,决定出兵侵犯中国。经内阁集会会商,于1840年4月正式通过了策动战役决定案。

康乾盛极之时,已暗藏着季世的危急。康乾以后,清朝便开端式微。嘉庆、道光年间,吏治日趋败北,币滞粟贱,士民饥困。特别是鸦片战役前夕,清朝当局的经济状况已堕入窘境,当时内有群众的抵挡,外有殖民者的入侵,社会危急已非常严峻。

鸦片战役前夕,清朝封建社会冲突激化,自嘉庆元年(1796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45年间,各族群众叛逆不竭,此起彼伏。最凸起的是,1796年到1806年的10年间,不但有长达9年的川楚陕群众的叛逆,并且有对峙12年之久的湘黔的苗族群众的叛逆,1801年今后,另有云南傈僳族叛逆,直豫鲁群众叛逆,南疆维吾尔、布鲁族群众叛逆,湘粤桂的瑶族群众叛逆以及台湾的高山族群众叛逆。这些叛逆多数采纳宗教的构造情势。叛逆者包含农夫、手产业者、无业流民,乃至一些部属官员。叛逆地区从北京到直隶、山东、陕西、广东、台湾等15个省,几近遍及了天下。这些叛逆固然前后被清当局弹压,却大大减弱了清朝的统治力量,并透暴露清朝当局的统治危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