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勒胡马》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几封信[第1页/共3页]

裴该、祖逖一行浩浩大荡进入淮阴城,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上旬。

至于裴该,他最后一封信则是写给——“程司马足下……”

既是广陵郡治,又靠近淮水,地理位置非常首要,故而祖逖曾留部曲高乐等人在淮阴城内,联络同道,并且刺探周边动静。一行人就此顺利地进了城,先补葺衙署和府库——不过城里只要郡衙、县衙,却并没有州衙,祖逖想把郡衙让给裴该,却被裴该婉拒了,归正临时也没人堪当淮阴令之职,那就我委曲委曲,一州之长入居县署吧。

调集城内富户议事,并且打问县内幕况。这一问可了不得,敢情淮阴大县,户口本来为一郡之首,但是比及天下大乱,长吏皆弃守而去,就完整变成了法外的罪过渊薮,百姓流浪,盗贼四起。不过比来一年多的时候倒还勉强算承平了一点儿,因为各乡地主都修建了坞堡恪守,把零散盗匪也都剿得差未几了——当然啦,大股的对于不了,只可勉强自守。

第一封信开篇:“东海王太妃姑母大人……”既然本身已然在淮阴安设下来,天然要写封信向裴氏通报个安然啦。他本来想把这一起上所见到的民生凋敝、盗贼纵横的环境,添油加醋,往不堪里再多写三分,以便将来禁止杜家送女北上,但是再一揣摩,真如果把时势描画得过分艰巨,裴氏不会担忧本身吗?算了,还是简而言之吧,趁便布告一声,你妹夫卞壸已然到了我的幕中。

因为这年代糟糕的交通程度,另有满地盗贼的近况,北上的三封信他都多抄了一份,交给甄随所领来的那些部曲,让他们分道前去通报。

李矩曾经被东海王司马越任为督将(史乘中记为汝阴太守,大抵是跟李茂约搞混了),也算是司马越、司马睿这个人中的一员,但祖士稚对他并不熟谙——一是家门比较低,二是才气尚未展露——还问裴该:“文约识得此人否?才气如何?”裴该说我也只是传闻过罢了,随口又编造了:“道期叔父(裴邵)曾云,若得置于囊中,李世回必能脱颖,亦无他长,唯忠勇二字罢了。”

只是裴该现在缺的就是人,不但垂涎郗鉴本身的才气,更垂涎他身边儿那上万的宗族、流民,以是在颠末几次思忖、衡量以后,还是筹算冒个险,先去跟他联络一下,看看他有没有率部到广陵来互助的意义。

这件事情,首要交给妫昇来办,因为三名幕僚当中,就他们家财产最富,在乌程县内具有上百顷地步,并且妫伯潜也不是坐镇中枢的大师长,他实际督过农户、收过租子,欺过男也霸过女啊,照事理说应当有点儿农业工程的办理才气吧。

以是细心搜刮影象,裴该发明很多厥后在东晋政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这年代还都未曾南渡,仍然在江北苦苦支撑着——比方说这位大名鼎鼎的郗道徽。在裴该影象中,郗鉴应当还在鲁地的峄山,堆积宗族、流民上万人,要到数年后才被司马睿署为兖州刺史,更得等东晋建立,他才在江北存身不住,被迫南下。

题目邵续貌似曾经一度臣服于王浚,直到王浚毁灭,才被迫独立作战的,他现在在不在王浚麾下呢?这王彭祖名高位显、威震一方,他的墙角可不好挖啊……再说了邵续是啥时候驻军厌次来着,也实在记不清了……

一县当中,竟有坞堡十一家,大的可出丁壮一两千,小的也有五六百。连续好些天,裴该和祖逖都忙得脚不沾地:祖士稚主如果稳固城防,并且安排营地,开端亲身练习那新募的两千流民兵;至于裴文约,他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行文给各乡坞主,要他们到县城来构和防务,二是安排那些流民的家眷去屯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