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劫兵[第2页/共4页]
王贡凶险地一笑:“即在宛城设下筵宴,接待裴文约,与其相商。若彼肯拱手交出兵、粮来,那便放他安然拜别;不然明公即批评其不救长安之罪,当宴拿下,还何所求而不成得呢?”
第五猗点点头,说:“朝廷命我都督荆州军事,本无兖、豫之任,我也无北上之意。如此,且与裴文约分辩明白,请他归去罢。”
荀崧闻言,大吃一惊,连连摆手,说:“不成,不成!裴文约本无罪,徐方在千里以外,岂能要求他远救长安?如此无端而捕拿一方守牧,欲夺其兵、粮,诚恐四方离心,将归怨于朝廷也!还是与他直言相商,不管肯不肯与,都安然放他归去为好……”
合法第五猗兵寡力弱,难以进一步扩大权势的时候,俄然间喜信从天而降——杜曾带领残部北上,亲身跑到南乡的三户亭来拜见第五猗,要求凭借。并且杜曾还与第五猗商定了婚事,将第五猗的庶女嫁给杜曾之侄杜略为妻,随即两军合流,顺利平静了南乡郡,进取襄阳。建康所署荆州刺史王廙率军来御,成果被杜曾杀得大败,第五猗就此得以进入襄阳城。
在建康交友之初,以及才刚北渡之时,裴该是把祖逖作为本身的表率,但现在看来,祖士稚很能够是一道门路,只要能够攀登而上,天然强军可成,壮志可伸!
在本来的汗青上,荀崧是通过陶侃联络王敦,获得了建康政权必然的承诺的。传闻当宛城被围后,其女、十三岁的荀灌娘破围而出,起首去处荀崧故吏、襄城太守石览求援。石览不敢出兵,但是指导荀灌娘,能够去找南中郎将周访,由此荀灌娘即捏造了其父的手札,转道求取了周访的救兵……
按照商队带过来的谍报,宛城才刚被拿下不久,第五猗和杜曾都还在城中。裴该在慨叹汗青变动以后,便即遣人快马送信,去告诉第五猗,说本身即将前去宛城,但愿能够与之面晤一叙。
荀崧为河阴所遣,就实际上来讲,应当算是长安之将,而非建康之将——故此第五猗愤怒,非要把这个叛徒先击破不成。但一则本身受河阴之命,担负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朝廷不打号召,却又俄然间派来一名都督四州军事,强要压在本身头上。并且第五家属虽是长安显姓,东汉前后出过第五伦、第五种、第五访、第五上等名臣,题目是自从入魏以后,就再没有过两千石——第五猗算头一个——如何能跟颍川荀氏相提并论哪?则荀崧不平第五猗,也在道理当中。
杜曾还没看信,先皱着眉头问道:“裴文约受命守牧徐州,都督青徐军事,因何会到我荆州来?”
其次,荀崧旧在洛阳,雅好文学,与王敦、顾荣、陆机等人订交甚厚,以是现在王、顾二人都在琅琊王麾下,素友情深,他天然会比较偏向于建康政权。
第五猗答复道:“据其书中所云,乃是长安危殆,故此率军西进,欲与祖士稚合兵,北向河南。然祖士稚先与胡贼战于郏县,倒霉,不克再次出兵,因此裴文约乃率师东返。说是欲取长江水道,以便输运物质,是以南下,闻我在宛城,特求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