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老大是女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12.烤红苕[第2页/共3页]

二少爷傅云章之名,如雷贯耳。

族里的媳妇一大半是乡间人,说话带着浓厚的乡音。

傅云章微微一笑。

老妇人头戴黑地福寿万年抹额,穿蒲桃青漳绒滚边大袖氅衣,沉香色万福寿纹竖领夹袄,衣衿前一对蜂赶菊金扣子,发髻梳得光光的,簪一枝寿字形银制发钗,腕上一串佛珠,手里牵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娘子,进得配房,扫视一圈,淡淡点头。

女眷们两眼放光,一脸与有荣焉。

女眷们不幸她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又看她年纪虽小,却气度安闲,不慌不忙,内心更加喜好。

陈老太太的丈夫病亡后,荆钗布裙,不饰脂粉,长年累月闭门不出,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傅云章拉扯长大,供他读书进举。现在傅云章出息了,是县里数一数二的举人老爷,说话比乡老、乡贤和县里的秀才们更有分量,族里为陈老太太求一座贞节牌坊是迟早的事。

傅云章垂眸不言,神采微沉。

家仆凑到傅四老爷身边附耳低语几句,傅四老爷神采骤变,难堪地扫傅云英一眼。

闻名不如见面,光是傅云章这一身鹤立鸡群、儒雅清峻的气度,对得起他在外的清脆名声。

红苕是从西洋那边传进中原的,一开端只要卫所里的屯兵敢吃,厥后因为这东西好赡养,产量大,才逐步传到京师。崔南轩曾经上书朝廷,建议由各地官府免费向农户供应种子,大力推行这类作物,可惜折子被采纳了。当时的首辅是浙江人张桢,沈介溪当时在内阁中资格最浅,张桢和沈介溪政见相对,张党和沈党水火不容,凡是沈党提出的奏议,不管对错,张党的大臣全数反对。

女眷们愣了一瞬,不约而同跳起来,堆起满脸笑,“老太太来了,老太过分来坐。”

这老妇人就是二少爷的母亲陈老太太?难怪傅家的媳妇们巴巴地跑畴昔阿谀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宦海上也是如此,读书人如果有一副好边幅,最后殿试时比别人更轻易获得皇上的喜爱。崔南轩当年高中探花,闻喜宴上先帝看他风采翩翩,惊为天人,立即破格授予他官职,倒把老态龙钟的状元爷姚文达给萧瑟了,乃至于厥后姚文达和崔南轩的干系一向不如何和谐。

傅四老爷平生最崇拜读书人,傅云章固然是他的后辈,他却很少直呼傅云章的名字,每次提起他要么是“举人老爷”,要么是“二少爷”。他满脸带笑,催促傅云英,“英姐,这是你二哥哥,快叫人。”

几个妇人抢着搬椅子,几个把火盆挪到老妇人身前,剩下的一拥而上,争着去搀扶老妇人。

傅四老爷站在外边听了一会儿,亲身把傅云英送到隔壁配房里。

傅云英拿不准他到底是不是在笑,眉眼弯弯,回以一个规矩客气的笑容。

很快,一个惊人的动静传遍祠堂:二少爷傅云章大逆不道,回绝列席明天的宗族大会,他反对为本身的母亲陈老太太和其他孀妇修贞节牌坊!

敏捷理清此中的干系,傅云英心中微哂,贞节牌坊这类东西,委实好笑,妇人愿不肯意再醮,是本身的自在。如果她能代表大房颁发定见,必然果断反对。

傅云英坐在小杌子上,双手捧着烤红苕,持续吃她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