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江南[第1页/共2页]
现在那桅杆的位置已经换成了大烟囱,烟囱正冒着滚滚的青烟。
因为龙江造船厂有着制作大型宝船的才气,一心要生长海上奇迹的高大山,当然把重点放在龙江造船厂这边。
“文秀呀,看这河道的景象,你们漕运发大财了。”高大山打趣地对身边的刘文秀道。
“补之,见到你真是太欢畅了!”高大山一见到李过见客气的说道。
“皇上,您去金陵,能不能带上臣妾一起去?”董小宛趁高大山临幸储秀宫的机会,向高大山要求道。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就是在龙江造船厂制作的。宝船,又称大舶、巨舶、巨舰、巨舟宗、海舶、宝舡、宝石船、宝舟、龙船、海船等。此中,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一十八丈,中号宝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期间的船舶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当时木帆船期间的顶峰。
“好啦,朕累了,要歇息一会儿,你们都退下吧!”
告别了送别的文武,高大山便登上是“襄阳一号”。
“襄阳一号”是高大山的襄阳造船厂下水的第一艘大船――三桅炮船,这艘三桅炮船可包容五百人,长二十五丈,上面装有红夷大炮十二门,千斤佛郎机五十门,因为在襄阳所造,以是定名为“襄阳一号”。
在高大山的十大将领中,以作战英勇著称的只要四位,一个是曹文诏,一个是贺人龙,一个是马元利,另有一个就是白文选。
“没有多收船家的银子吧?”
“回禀父皇,每条船全程只收四百文。”
龙江造船厂所造的海船,不但排水量庞大,并且坚毅可靠,经历了七下西洋的严峻磨练。
“遵令!”
高大山承诺她从金陵返来的时候,必然给她带些江南的特产。
董小宛传闻高大山要去金陵,她也想跟着去。
“九妹现在还小,现在你还不能出宫去。”高大山回绝道。
高大山问:“你们漕运现在生长到多少人了?”
在都城忙了两个月以后,高大山决定去一趟金陵。
李过赶紧施礼,道:“皇上驾到,末将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上到四层船面一看,矗立的烟囱已经申明这艘战舰已经改装成了蒸汽机战舰。
对于白文选他早有调返来利用的筹算,只是一时没有给他挥发作用的疆场,把他放在朝鲜震震场子的目标已经达到,朝鲜那边不再需求那么多的兵力,以是就把他调回担负都城的防务。
为人之母哪有不心疼本身的孩子的?更不消说拜别了。以是高大山一提起九妹,董小宛想回故乡的设法就撤销了,哪一个做母亲的忍心放下不满周岁的孩子而阔别千里以外?
在武昌高大山没有下船,在船上访问了作为江南的最高军事长官李过。
高大山道:“你们漕运十万人是个极限,不能再增加人数了,并且必须包管航道通畅!这条航道是我们的生命线呀,必然要保护好!”
李过拜谢:“遵旨!”
他让马元利去羁系女真部落,就是看中他的凶悍的脾气,对于凶悍的仇敌,必必要有十倍于敌凶悍的将领,才气够礼服仇敌。
改装后的“襄阳一号”航速达到十二节,逆流的速率,以是此次的飞行,比前一次高大山乘坐“襄阳一号”提早了五天达到武昌。
“回禀父皇,有十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