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拦路[第2页/共3页]
镇国公自进京今后,同那边的联络一向没有断,毕竟是本家,又是强大的援助,镇国公并不介怀他们接着本身的势。如果没有好处,镇国公会默许他们在山西的作为?
不是他比不过别人,京中的勋贵后辈中,能做到这个境地已经很可贵了,只是环境使然,镇国公府有他顶着,子孙后辈就永久也不会有危急感。
杨氏本籍就再山西太原一地,本来只是个处所小族,算不得甚么,直至镇国公一脉,才正真立起来,族中后辈多退隐,购田置地,扩大家业,几十年间就将山西其他几个朱门大族挤了下去,现在的山西,官员当中有一半都是与杨家有关的。
镇国公表情如何会好,没发脾气就算是哑忍了。自从天子即位后,他忍的次数是一次次一次多。
镇国公身后按例跟着几位官员。镇国公年近五旬,不过因为长年练武,身子骨再好不过,头上竟找不出一丝白发。一张国字脸,五官端方,或许是久居宦海,浸淫策画,周身瞧不见当年的武将气味,反而像极了谋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镇国公府的日子到底过得□□逸了。
“但说无妨。”镇国公道。
镇国公堕入深思,两人没有私交,却都没有去早朝,且皇上还涓滴未提,这就有题目了。柳呈司不是个胡胡说话的,本日竟然在宫门前拦住他说了这么几句,只怕事情远比他想的严峻。
此言一出,在坐的都恍然大悟。确切,柳相为何会是柳相,只因朝中另有一名镇国公。说句不入耳的,倘如有一天,镇国公府倒了,那柳相的位子恐怕也做不悠长了。为君者,最忌权臣,现在情愿两方对峙,只是下下之策。真到了那天,他柳呈司一枝独秀,也活不悠长,卧榻之侧,岂容别人鼾睡!
见人坐定,镇国公缓缓道,“本日下朝的时候,柳呈司在宫门前拦住了我,只说傅铮和沈宜修多日未曾上朝,其他就再没提了。你们可知,傅铮和沈宜修暗里干系如何?”
柳呈司晃了心神,半晌还是小声道,“国公爷不必起火,下官不过是有一事不明,想要就教国公爷。国公爷可知,傅小将军有多少日没来上早朝了?”
宫门口可不是甚么好说话的处所,且镇国公也不肯意瞧见这厮,挥了挥袖子就筹办走。柳呈司却上前一步,一手拦了拦。
早间下朝后。
镇国公和沈傅二人年事相差极大,是以平常不作存眷。
杨志成听了,赶快应了声。
公然,车上的人恰是柳呈司。
镇国公还在想事情,被打断了也不恼,“行了,都坐着吧,本日叫你们过来是又事想商讨一下。”
镇国公点点头,“既然柳呈司说的不假,那傅铮和沈宜修一事到底为何?”
镇国公反道,“本来柳相另有自知之明,真是可贵。”
“是,父亲,我这就下去办。”
本来还感觉留着这些人没甚么,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
杨至成乃镇国公嫡宗子,自幼由镇国公亲身教诲,手腕见地都是不俗,近年来更是开端接管镇国公手上的人脉。杨志成做的也不错,胆小心细,富有策画,只是镇国公看着,不免还是会感喟一番,宗子现在已二十有八,较之皇上还长三岁,若真比较起来,恐怕差之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