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第4页/共4页]
只是越来越喘不过气来。
她想着他这阵子总归是不会来她这殿里的,本来他也不常来,但隔段时候总会杀她个措手不及,他爱好她奉养,尤爱那种矮到骨子里的小意奉养,但约莫久了也败兴味,他迩来更加不肯来了,有了新面孔,如何还会来她这里。
内官来报,说陛下彻夜过来栖兰殿,嘱她细心筹办,她福身应是,心却不知飘到那里去。她一身的病气,铜镜里她的脸几近到了不能直视的境地。她筹办甚么?筹办在他面前演出个当场毙命吗?
以是他才会默许吧!
没多久,后宫便连续填了人,各地媾和进献的美姬无数,刘郅都纳下了。只是并不常去,于女色之事上,他毕竟多有禁止。约莫也是朝都新立,诸事缠身。
以后好久她才得知,那幕僚本来是姨娘柳氏的远亲,受了姨娘财帛,才死力劝止父亲,柳氏意欲将其女嫁于李偃,故而出此计,欲李代桃僵,派人告于李偃,称叶家四女早有婚约,三女儿仍待字闺中,亦可议亲。
刘郅只是看不惯她――不,也不是纯粹的看不惯,那中间异化着几分爱好,只是越是爱好,就越讨厌。
她麻痹地垂首应是,那副沮丧模样约莫是气坏了他,半夜拂袖而去,以后好久没踏入过栖兰殿的门,招得内官侍女暗里群情纷繁。
也不过是从夏末到冬,恍忽像是过了一个沧海桑田那么冗长。比起那些四周战乱的日子,那冗长的年事,于她来讲,倒是这百日仿佛要更加难挨一些。
谨姝已到了该议婚的春秋。
以后便开启了她冗长而难挨的被运气玩弄如无根浮萍的残破人生。
她执了手札几次默诵,而后仿佛灵魂出离本体似的沉默垂立,灵魂飘到悠远的她的故乡去,那是江北一片名为玉沧的敷裕之地,有着连片的肥饶郊野,四时清楚,乃都城要地,即便是战乱,也未曾扰乱它半分,是以让她有一个安宁无忧的童年期间。当时所谓乱世,也不过是从茶馆酒坊里传出来的各路商搭客的只言片语。如同隔着一层纱幕,实在看得恍惚。又如隔靴搔痒,感受并不逼真。
《君侧美人》
她几次提出想见阿宁,刘郅老是不准,久了她也便不再提了,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老是格外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