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九阙风烟》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006章 小夫子[第1页/共2页]

他们跟着步队一起从街头走到街尾,鼓队便停下伐鼓,从另一条路归去了,围观的人群见没了热烈可看,便逐步散去。

因而一行五人朝着书院而去。

天井的大门并没有锁,只悄悄一推便翻开了,世人走了出来,却见院中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三十套楠木桌椅,桌上笔墨纸砚和册本一应俱全,约莫二十个小孩子零散地坐在坐位上,点头晃脑地读书。

“那边是个书院,是赵大善人出钱修建的,收留的都是没人要的孤儿。”中间杂货铺的老头见陆雁回他们一向盯着阿谁天井,便开口解释着,然后又问道,“公子莫不是也来挑人的?”

“我没看错吧?”阿瑶看着这一幕,也震惊了,“那孩子顶多不过五六岁的模样,竟然就成了书院的夫子?”

从都城一起走到姑墨,她见过的人和事何其多,便逐步明白民气叵测的事理。

这里全然不似之前那般热烈熙攘,只要零散几个店放开着门,也不是甚么初级的铺子,一家卖早点的,一家打铁的,另有一家杂货铺。

六年前赵老爷携百口搬到姑墨城,为了能敏捷在这里站稳脚根,便想了这么一出文魁大赛。

顺着这条路持续往前,仿佛另有一间比较大的天井,内里模糊传来阵阵读书声。

而此时,没了人群的遮挡,街尾处的全貌便展暴露来,他们这才发明,本来繁华热烈的姑墨城,竟然也有如此偏僻的处所。

顾西楼大略是想看看,这书院到底是甚么模样,将来他回京以后,便可奏请皇上,命令在天下各地修建如许的书院,让天底下的孩子不再流浪失所,而是幼有所养。

街面上的热烈还在持续,因为大鼓挡路,外加很多人列队上去领牌子,以是人群都跟着大鼓行走的方向前行,恰好与陆雁回他们的行走方向相反。

但是人越来越多,想要逆向而行并不轻易,因而几人也只能转了方向,随波逐流,朝着来时路方向而去。

并非她把民气想的太坏,但是比起让她信赖这些人都是为了能多给百姓捐十两银子而插手比赛,她更情愿信赖是赵家的财帛和赵蜜斯的仙颜差遣着他们。

更让人惊奇的是,坐在最火线讲台上的夫子,竟然也是个五岁的孩童。

而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大抵就是如那父老所说,孩子都被大户人家挑走去做书童了。

姑墨城另有个赵大善人,能出钱修书院,请人照顾教诲这些孩子,那么其他处所呢?其他处所的孩子,或许就没这么好运了。

小夫子也没理睬他们,反而是迈着小短腿,摇摇摆晃的走到顾西楼面前,双手作了个揖,鼓着一张包子脸,说道:

脆生生的嗓音,却透着一股子少大哥成的意味,最关头的是,底下那些孩子还都听他的话。传闻能够歇息,书院里便收回一阵天真的喝彩声。

三面大鼓从姑墨城的主街上颠末,从街头走到街尾,一遍走过,就不会重走第二遍,想插手文魁大赛的人,只能在这条街上等着,从红袋子里取牌子报名。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有些还没考虑好的人,便跟着三面大鼓一起走,到最后才决定到底要不要插手。

其别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寂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书院里调和的一幕,等着他们将一整篇三字经念完。

陆雁回约莫是能明白顾西楼的心机,他是太子,心系天下百姓,突然得知天底下有诸多孤儿无家可归,没法肄业,天然是上了心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