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砚墨初识(2)[第1页/共3页]
船行非止一日,这天水路已尽,人们弃舟登岸,分道扬镳,相互道别。这里离洛阳已经不远了,刚巧岸边有一处大的集镇。此时天已不早了,舒晏背着行李,见前面有一家祥云堆栈,就走了出来,向店家要了一壶茶,一碟小菜,两碗小米饭。饭刚端上来,就见阿谁牵枣红马的少年也从门外出去,一屁股坐在舒晏劈面,对舒晏说道:“舒大哥,你是不是该请请我?”
舒晏欣喜,接过来一看,这把笛子公然是双管的,二尺长,每根笛管前有四孔,笛后有一孔,末端中通有一大孔,通体紫色,非常压手。他惊奇地问道:“笛子大多竹制,你这笛子是甚么做的?如何这么重?”
“好吧,就算我欠你的。”舒晏笑道,随后又向店小二说道,“一样的饭食,再来一份。”
少年理屈,“你那花算甚么,我的马受你的扳连,屁股白白挨了一箭,这又如何说?”
少年听后又笑了,“那里呀!你觉得我们羌人谁都用得起如许的笛子吗?真是笑话!实话奉告你吧,我们羌人虽善吹笛,但所吹之笛也都是用竹子所制,而我这把紫玉笛别说是在西羌,就是在你们全部晋朝,也找不出第二个。”
对方还是不肯,舒晏当然也不好强求。虽则没能吹笛,但是一起上有了这个少年做伴,舒晏也减少了旅途的孤寂。
“啊,那你竟是羌人了?”
一曲结束,那少年又牵着马走了过来。舒晏问道:“兄台,你不是怕跟我在一起受扳连吗?如何又返来了?”
“呃......”少年游移了一下,指着舒晏的那把重弓道,“你想玩我的宝贝,如何不说把你的宝贝给我玩一玩?”
“呵呵呵。”那少年听后一笑:“我自小就在西羌长大,当然会吹塞外曲风啦。”
舒晏也委曲,他解释道:“也不必然是因为我,我又没获咎过人,那支箭是冲我们两小我射来的,还不晓得是冲谁来的呢。”
“可贵明天如许欢畅,哦对了,还没就教兄台贵姓大名?”
舒晏对人一贯豁达,何尝在乎过一顿饭,刚才只是跟少年开个打趣。
舒晏猜疑地问:“为甚么?”
那少年淡淡隧道:“碰到伤害,两小我总比一小我要好。”
“传闻你们羌人最善吹笛,并且你们的笛子分歧于中原人的笛子,中原的笛子是单管横吹,而你们的笛子是双管竖吹的,是不是真的?可否一观?”
舒晏又笑问:“甚么情面,说说看。”
舒晏一笑,说道:“请你倒是能够,不过总要有个来由吧。”
舒晏单独坐下来,把弓放在身边,不时看向远方,加强了防备。这时天已黑了,水面上各处亮起了点点渔火。这船漂泊在江面上,夜晚的渔火最能勾起人的思念之情——思乡、思人。舒晏想起本身孤身一人,飘飘摇摇地去处未知的远方,这才第一天,就碰到了伤害,要不是那人箭法不精,恐怕本身的命早都没了,今后更不知会如何……
那少年把笛子递给他道:“诺,给你,本身看。”
少年眼睛一转:“来由嘛,你不感觉你欠我情面吗?”
“这个......”少年吞吞吐吐地,“呃......我的这把笛子……总之你是不能随便吹的。”
“慢着。”少年一摆手,往食案上一看,“舒大哥,你本来这么吝啬,请人用饭莫非就吃这个?”
舒晏说:“怨不得你们羌人以羌笛闻名天下,本来都不是用竹子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