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人生漂泊多磨折,一阵飞帆破碧烟[第1页/共4页]
他们来不及筹议接下来的对策。树林中的血腥攻击已经轰动了四周南安军的守兵。马蹄声从远处响了起来。众乡民立即遵循之前杜浒制定的的打算,散走四周八方,只留下胡奎、麻斗元、赵惟忠三人善后。那蒙古军官早就被气愤的乡民杀了,跟其他的几具尸首堆在一起。
杜浒便拂袖起家,大踏步地去了,将船板踏得吱嘎作响。
杜浒微微沉下脸,呵叱道:“那你想如何?你再哭再闹,该难受还是难受,不如省省力量,前面路途还远着呢!”
她又是活力,又是委曲,又是难受,小声哭个不断。面前的一碗热水垂垂的不冒热气了,又垂垂的凉了。不知过了多久,俄然,碗被拿走了,又换上一碗新的冒热气的水。
“爹……文丞相前次被鞑子捉去,就是从镇江逃脱的!”
麻斗元却感觉这个发起并非无稽之谈,说:“如果真的能弄到船,鄙人固然没法相随,也甘心出钱互助。我在家里各处还藏了些钱,这几年幸而没被鞑子抢去,加起来应当有个三五贯吧。”
那老兵俄然点头插话:“鞑子兵戈时,把统统的船都征去军用,现在谁家另有船哩?就算能找到船,我们汉人不能随便出行离乡,没有路引凭据,只怕没出南安军,就给你拦下来啦。难,难!”
胡奎哈哈大笑:“麻兄,不是我笑话你,你的三五贯钱,连个船舵恐怕都买不起,哈哈!”
杜浒把钱都给了胡奎,请他见机行事。胡奎也公然精干,过了两天,便说已经找到了一艘旧船,备好了货,又贿赂了蒙古长官,把杜浒、奉书两小我写进了公验路引,当作他们胡家的下人,此去随船帮手的。胡奎连声告罪,说:“商船上不能带陌生人。不如许写,鞑子长官查时,须说不畴昔。”
几人听她这么一说,又是惊奇,又有些好笑。幸亏没人斥责她。
奉书听到“镇江”两个字时,心中倒是一亮。她没去过这个处所,但是传闻过不知多少次。
胡、麻两人却面露难色。半晌,麻斗元才说,他们村落的蒙古长官为防人丁流亡,对治下的农户管得极严,别说是去镇江,就是私行去趟邻近的赣州,也会被官府发榜通缉,列入“刁民”黑名单;百口长幼也都会有监狱之灾,小黑屋里关上十天半月,算是客气的。
杜浒仿佛是和她杠上了,用号令的语气说:“这碗,喝了。”
胡奎连声承诺,又谨慎翼翼地笑道:“兄弟大胆,给两位都起了新名字,叫做胡大、胡小。一起上还请两位用心记取点。”
胡奎一脸黯然:“现在恰是涨水的季候,三天,怕是已经到庐陵了!”
杜浒在地上“镇江”的位置踩出一个小坑,咧嘴笑了:“没错。鞑子前次押他去多数,就是筹算从镇江过江,沿运河北上,可惜让我们玩了个金蝉脱壳。此次,看来他们是想故伎重施了。”扬开端,对胡奎、麻斗元道:“杜浒筹算再去镇江府走上一趟,再碰碰运气,若再不成,那也只能是天命。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这最后一句,奉书特别讨厌。有一次,她终究忍无可忍,哭着发作了:“热水有甚么好喝的!我就是难受!喝了也难受!你们每天在内里吃好吃的赏风景,多痛快!呜呜……烧一壶水多轻易,就这么每天打发我……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