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九白纹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章 好一个大胖和尚[第1页/共3页]

只见大胖和尚微微侧身,单起一脚,冲着那酒桶一顶一带,便将那酒桶稳稳地立在了地上,尘雾都没有激起半团。这一招就重若轻,被大胖和尚归纳到了极致。中间不乏围观之人,便有人喝了一声“好”,接着便稀有声“好!”,“好短长!”。世人纷繁竖起大拇指,鼓掌奖饰。

张君宝进了城,沿通衢行了几步远就到了一处集市之所。此时落日半隐,集市内却灯火透明,人形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

馒头店的小伴计瞧见张君宝递还的馒头,忙伸手接过,并号召道:“劳烦客长了。客长是来买馒头的么?两文钱一个。”

张君宝从小在少林寺长大,从未伶仃下过山。虽是常听师兄师伯们报告,如何下山化缘,云走四方等等,但是“饮水方知开源不易”。现在是第一次化缘,当真是难乎其难。无法又腹内咕咕无粮,为了能填饱肚子总要舍却面子。张君宝迟疑再三,深吸两口气,走到一个馒头铺前。

刚才这大和尚声音奇大,直惊得那马儿长嘶跃起,横冲直撞,使起疯来。大和尚也瞧见那马车劈面直撞而来,又见世人或滚或跑争相躲闪,瞬息间那马车就到了大和尚的面前。只见大胖和尚不闪不避,伸手摆布抓住两匹马的辔头,哈腰低吼,“哟嗬”一声,便将那马车硬生生地止住。

……

城门门洞上方隶书“驿州”二字,城门墙下东倒西歪着几个的衣衫褴褛的乞丐,疏懒地沐浴着最后的夕阳。城门处有一队宋人的官兵扼守,正吆五喝六地催促行人进城。

馒头铺的隔壁是一间羮店。羹店掌柜探出脑袋来,冲着馒头店的掌柜说道:“嘿,老关头,还真让你说对了,这就是个假和尚。没听他临走还以“道爷”自称么。连自个儿都分不清自个儿是‘和尚’还是‘羽士’了,多数是个犯事的地痞使给了地保五吊钱。”时下比年战乱,官府没有闲工夫理睬乡间琐事,一些乡民胶葛都是地保出面结局。自先唐尚佛以来,一些乡民犯了官司常常到庙里遁藏,是以度牒被地保们倒卖也是大家皆知的事情。

(承平车:古时般载装运货色的马车。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鞍驾之。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夜。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於车后系驴骡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吓之,使倒坐缍车,令缓行也。可载数十石。)

驾车的已经懵了,从车辕上出溜下来,冲着大胖和尚连轮作揖。馒头铺的掌柜也瞧见了这一幕,直惊得目瞪口呆,合不拢嘴。心说何必与他争论,若被他死疯起来,只怕是店铺都要被他拆掉了。

馒头铺的掌柜仍不进屋,接着大胖和尚的话茬,道:“佛爷您可慈悲吧,我这小馒头铺子可花不起银子。两个铜钱一个馒头,我都干了半辈子了。你如果有银子便去那翠香楼,可别拿我们这小本儿买卖开涮。你还别说叫花子,花子也没有上我馒头铺的理儿,我这内里尽管买卖馒头,不坐客吃食。”掌柜的言下之意:叫花子乞食都是讨一些主顾吃剩下的残羹剩饭,没有到饭铺里讨要整菜的事理。

那大胖和尚却不觉得然,摆布环顾,“哼”地一声,呵道:“散啦,散啦,道爷我费钱买馒头,有甚么好瞧的?都散啦。”说完一甩袖子,大踏步而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