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班师回朝[第1页/共2页]
沈菀一僵,茫然地看着他。
有了这些粮草援助,塞北军势如破竹,姜弋带兵于平阳关外突袭敌营,火烧连营,更是活捉了敌方将领,俘虏上千敌军。
沈菀于三月末到达都城,塞北的冰原仿佛犹在身后,面前却仍然是草木富强、百花争妍之景。
卫皇后将她的态度看在眼里,既感觉心堵,又感觉无可何如。
整整一个月,关外战事对峙不下,同时传来了粮草紧缺的动静。
楚烈很快就会晓得卫辞没死,以楚家和卫家的干系,只怕他迫不及待地想以欺君之名,让建元帝治卫辞的罪。
沈菀自是能明白那种感受。
她当即带着人杀往霁州,浑然不顾霁州太守的脸面,直接劫了地牢,救出了应沅他们,连带着那些粮草,一起送往平阳关。
“探子来报,姜明渊他们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你娘舅做的事已经捂不住了,一旦他们达到都城,楚氏就只要死路一条。”
沈菀肝火冲天,平阳关遭难,塞北三州不但未曾援助,更是频繁拖后腿。
卫皇后最会察言观色,代建康帝向姜明渊赔罪,姜明渊又如何能接管国母之礼,也只能拱手回礼,起码也全了对方的面子。
“明天。”
应沅听闻秋山城遭围,便马不断蹄地带着米粮兵器赶来,谁晓得却被霁州太守反对,现在连人带粮都被困在霁州城。
“母妃急甚么?”盛瑜淡定道,“姜家都还没到都城呢,等他们到了再焦急也不迟。”
盛瑜扯了扯嘴角,调侃道:“当初他设想谗谄姜明渊,颠末我同意了吗?现在东窗事发,如何反倒要我来给他擦屁股了?”
卫辞披着夜色分开,连日来沈菀闷闷不乐的,看得玉无殇和申屠祁等人齐齐翻白眼。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沈菀晓得,这此中定然有很多她不晓得的凶恶。
“行了。”盛瑜站起家来,不觉得意道,“要想保住娘舅的命,母妃接下来就听我的,让楚家那群蠢货别轻举妄动,不然也别怪我大义灭亲了。”
建康帝同姜明渊他们前去御书房议事,卫皇后则领着沈菀去了明光殿,态度也较以往亲和。
沈菀派人在秋山城内大肆买粮,筹办送往平阳关,但是秋山城刚颠末一战,余粮所剩未几,对平阳关来讲也是杯水车薪。
沈菀被他夸得反而不美意义了起来,小声嘀咕着:“我也没那么短长。”
半个月转眼即过,沈菀身上的伤好得七七八八,而秋山城也在姜明渊的整治之下,规复了以往的次序。
他不肯意多说,沈菀也没有多问,转而与他絮干脆叨地提及秋山城的战事,却没重视到卫辞的眼神逐步幽沉。
当初她走得有多狼狈,现在返来便有多风景。
“你这么说,便是内心还见怪本宫了。”卫皇后叹了口气,“你别看本宫是一国之母,但身上背负着的,不但要繁华繁华,另有家属兴衰荣辱,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焦灼之际,一封求救信传来了秋山城。
裴云渡誓死不降,乃至另有与姜明渊鱼死网破的筹算,何如平沙天子贪恐怕死,连下了三道急令,表示情愿割城投降,以此停歇战乱。
楚贵妃不见往昔之素净,满面笑容,眉眼间是化不开的阴霾。
“菀菀,”他俄然开口,“我得回都城了。”
得不到回应,楚贵妃扭头却见盛瑜正悠然得意地品茶,顿时就动了怒。
“你这说的是甚么话?”楚贵妃怒不成遏,“那但是你娘舅!你娘舅如果死了,另有我们翻身的机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