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三太保[第1页/共2页]
贺六“哦”了一声。
颠末一排排崭新的火铳、披发着寒光的绣春刀,二人来到武库深处。
贺六客气道:“孙百户明天在门口当值啊?”
进得北司衙门,贺六直接领着老胡进了签押房。
要去朝廷命官家里抄家,贺六必须拿到盖着锦衣卫批示使大印的驾帖。
老胡又笑了笑:“我真没喝多少。”
守门百户意味深长的笑道:“那万安良但是个出了名的穷酸清流。看来六爷明天要白跑一趟了。”
传闻这位万侍郎的母亲做寿,他这个做儿子的竟然只拿出五贯钱买了一只鸡。
贺老六能够位列十三太保,倒不是因为他多么夺目强干。
贺六朝着“明净箱”拱手、哈腰一拜:“祖师爷在上,六代徒孙贺六,前来请明净。”
说完他从衣袖中取出一张驾帖,递给贺六:“这是抄罪官万安良家的驾帖。这个穷酸清流的家,倒也没甚么抄头。”
两年前,内阁首辅是夏言,次辅是严嵩。二人行同水火。夏党与严党的斗法,终究以严嵩的胜利而告终。夏言无法之下只能致仕归乡。严嵩则登上了首辅高位。
老胡难堪的一笑:“没喝多少。”
说完这话,刘镇抚使俄然抬高声音,对贺六说道:“不过严嵩严首辅特别交代,万安良府上能够藏着宋人张择端的《腐败上河图》。你要留意。如果找到此图,不必交到库房,直接拿给我。”
贺六和老胡懒洋洋的走到北镇抚司衙门门口,已是日上三杆。
也只要锦衣卫的人,敢在这里招摇过市。
“七爷,明天抄礼部万安良的家。调几小我我使使。”贺六朝着徐七一拱手说道。
从徐七那边出来,贺六又和老胡进到北司武库当中。
贺六本名叫贺安然。因他也是锦衣卫十三太保中的一员,位列第六,故称贺六。时候长了,别人忘了他的本名,部属们尊称他一声“六爷”。下属们、同僚们则唤他一声“老六”。
刘大年仅三十,进入锦衣卫不过十年,却从一个力士一起升为北司镇抚使,位居十三太保之首。此人的心机、手腕可见一斑。
签押房里空荡荡的。看来明天北司的确有大案子要办,人都走了。
刘镇抚使初入锦衣卫时,是老胡做的带路徒弟。遵循锦衣卫的家规,即便刘镇抚使有朝一日坐上了批示使的位子,也要尊称老胡这个小旗官一声“徒弟”。
贺六和老胡在签押房坐了半晌,北司镇抚使刘大走了出去。
这十三人别离是北司镇抚使刘大,南司镇抚使何二,北司管狱千户金三,南司治军千户姜四,南司随扈千户韩五,北司查检百户贺六,北司稽查副千户徐七,北司管档千户王8、南司巡城千户薛九,北司掌刑千户严十,经理刑副千户李十一,北司勘察千户赵十2、南司传旨百户齐十三。
徐七点点头:“老六,给你调五十名力士你看够么?”
贺六倒是出了名的“诚恳人”,二十多年埋头抄他的家。对于建功、升官这类别人争得头破血流的事情向来都是漠不体贴。
◎d;;}*
此人出身江南的世代书香家世,是嘉靖十四年的探花,朝中出了名的清流魁首。
刘镇抚使摆摆手:“免了吧老六。”
贺六答复道:“哪有那么闲在。今儿去抄礼部右侍郎万安良的家。”
锦衣卫批示使陆炳恰是看中他这一点,点名让他做了十三太保里的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