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有备而去[第1页/共3页]
詹事府增置资德院。翰林院复设承旨,改侍读、侍讲学士为学博士。设翰、史二馆,翰以居侍读、侍讲,史以居修撰、编修、检验。殿、阁大学士并去“大”字,各设学士一人。其他表里、大小诸司及品级、阶勋,悉仿《周礼》轨制更定。
道衍和尚道:“殿下既已决定进京,贫僧也不阻你,但是殿下必须承诺贫僧,殿下若进京,三位王子就必须留在北平,殿下若留在北平,三位王子方可进京。殿下与王子,绝对不能共赴南京!”
朱允还是有些不对劲,想再问问这位镇安大君有没有儿子,宗子没了,就该传位于宗子长孙,如何能挑选次子呢,不过转念一想,现在正要对于燕王,对朝鲜那边还是多做安抚才好,以是便没有问出口,便道:“那么,就依太祖天子时的端方,准其所请吧,诏谕朝鲜国王,仪从本俗、法保守章,听其自为声教,此后彼国事件,亦听自为。”
朱允听黄观一说,当即敏感地问道:“朝鲜国王为何传位于次子,他的宗子呢?”
朱棣讶然道:“两位朱紫?不知大师所言,俺这朱紫是谁?”
道衍和尚道:“殿下此去,若能‘请’得两位朱紫互助,有他们的护佑,殿下当可毫发无伤,安闲来回!”
接下来,就算皇上不杀你,方黄之流也必欲置殿下于死地,殿下也说,葛诚此番返来,言辞含混,恐怕是已经皇上拉拢,成为安插在殿边的一个耳目。到当时候,只要皇上杀心一动,葛诚这边接到授意,当即上书揭露殿下谋反,那可不就是周王次子告举其父谋反的故事重演了么?”
黄观欠身道:“据臣体味,朝鲜国王宗子李芳雨,原封为镇安大君,他早已过世了。”
朱棣听得耸然动容,赶紧拱手道:“朱棣受教了,那么……依大师所言,俺朱棣该如何做,才气避此奇祸呢?”
朱棣大吃一惊,从速问道:“大师何出此言?朱棣此去是向皇上示之虔诚恭驯,劝皇上撤销对诸王赶尽扑灭之念的,朱棣这么做,有甚么不当吗?”
现在,黄侍正站在谨身殿里,向皇上呈阅朝鲜国王的奏表。这谨身殿现在也已被朱允改了名字,现在叫正心殿,并且增设了一名正心殿学士,现在出入于朱允身边,与他计议会商国事的,根基上都是这个学士、阿谁学士,学风甚是稠密。
“北平燕藩的奏章?”
道衍盘膝端坐,一颗一颗地捻动手的佛珠,唇边垂垂逸出一丝宁静的笑意,缓声道:“民气难测,殿下此去,可否劝得皇上转意转意,贫僧作不得准,这得皇上本身来决定。正如贫僧方才所言,一个装睡的人,你是永久也唤不醒他的,除非他本身情愿‘醒’来。不过殿下若想安但是去,安但是返,贫僧倒是有七成的掌控。”
道衍打个哈哈道:“周王谋反,可有实据?欲加上罪,何患无辞啊!”
黄观听了不由悄悄松了口气,他还真怕皇上问个没完,因为现在朝鲜那边乱得很,所谓的朝鲜国王大哥多病,欲传位于次子,实在都是胡扯。实在环境是,李旦宗子身后,他把最宠嬖的八儿子李芳硕立为了世子,在李旦立国之战曾立下大功的五子李芳弘远为不满,策动兵变,杀死世子李芳硕,囚禁父亲李旦,然后拥立二哥李(别名李芳果),而本身实际上才是政权的真正掌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