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三十七章 天禧之乱[第1页/共3页]
――――――――――――――――――――――――――――――――――――――――――――――――――――――――
真是对不起。
天禧元年,十月初八,秦王大局在握,就此即位为皇,发下通缉令尽力缉捕弑父叛逃的魏王。
到处桑麻增慨气,家家老幼哭无收。
真是太不卖力了,好歹也给留张圣旨啊。这下好了,魏王登不了基,秦王一派就咬定了不见圣旨,不肯称臣,因为没准儿是魏王假传口谕呢。孝仁天子死得俄然,死的时候身边只要曹妃(以是有传言说天子死于顿时风)和个寺人总管。太医大臣们赶到的时候,老天子早就嗝屁了。就这两人当人证,也难怪人家思疑了。
皇位更迭,天下二分,这些权力之争对布衣百姓的影响远及不上这场大旱来得逼真。
洞庭一带本是鱼米之乡,现在粮仓出事,长庆帝自顾不暇,不得已被迫停止了伐蜀。
这类政治方面的至心不会写啊
沈琳捏着都城的来信看了又看,实在不敢信赖他一贯身材倍儿棒,吃嘛嘛香的天子表哥已经驾鹤往西天旅游去了,只留下遗言说传位给魏王。
这两兄弟追追逃逃,打得热烈,天下公众,一时也分不清谁是谁非。然秦王已经在金殿即位,占了先手,对大部分人来讲,天然是向秦王称臣为好。
――――――――――――――――――――――――――――――――――――――――――――――――――――――――
天子终究松口要立太子了!盼星星盼玉轮等着这一天的秦王党和魏王党早就摩拳擦掌筹办好了,当下群情冲动起来,一个二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经心投入夺嫡大战。这下子朝堂之上为了立储之事,两派人马争得面红耳赤的,常日里个个君子君子得很,现下是恨不得挽着袖子给对方一老拳抽趴下喽。而朝堂之下诡计狡计层出不穷,栽赃谗谄,拉人*,时不时的有官员落马,搞得燕京一派凄风苦雨。
天佑帝在蜀大搞扶植的时候,长庆帝也没有闲着,他是个爱记仇的性子,当上天子后立马开端了清理。曹妃当时为了给儿子打保护,没来得及逃窜,落在了长庆帝手里,长庆帝直接以暗害先皇的罪名赐了她三尺白绫。曹家也没逃掉,被诛了九族,而那些没逃掉的魏王翅膀皆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了局,连累甚广,燕京血流成河,搞得同魏王一系有牵涉的官员大家自危。这一行动,完整断绝了某些想要投诚的魏王党的退路,更是果断了他们跟着蜀燕政权走到底的决计,蜀燕一时候士气高涨。
哪想到在个秋风乍起的时候,刚过了六十一岁生日的老天子他竟然驾崩了。天禧元年玄月初八,天子崩殂,谥为孝仁天子。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呼。这里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绝对不是个好攻打的处所。李厚依仗着阵势天险,蜀地敷裕,同北燕军交兵数月,对峙不下。
本来皇位担当制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明天子没有嫡子,宗子也是个扶不上墙的(传闻是被皇后娘娘养残的),而皇室下一代的品格实在是让人堪忧,诸皇子中除了秦王和魏王,还真没个可看的。
“就算秦王真的是谋反上位,也没干系么?”谢玄之问道,他可没有沈琳那样无节操。要晓得先皇活着时军中最信赖的就是李厚,身边亲信就是总管寺人,现在这两人都跟随魏王跑路了,想来天子遗言不假,也许还真是该魏王即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