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白莲[第2页/共3页]
这个在江陵已传三代的士绅之家,终究就此式微。
但杨震还是低估了白莲教对朝廷官员的影响力,他毕竟不是宦海中人。
“如何他造个佛龛也要弄得如此神奥秘秘的?”杨震心下奇特,拿起了地上的经卷,看了眼封面上面写着《弥勒普世经》。再看那佛龛内,供奉的却不是佛祖或是观音之类常见的佛像,而是个看似雍容的女子,上面另有个灵牌写着“无生老母”等字样。
杨震回想了下,才道:“实在前次来此地时,我就感觉这个书房里的安插有些古怪。只因当时另有他事才没有细想,现在想来,这里摆了两个博古架并且上面摆满了古玩就有题目。谁家会在本身书房里摆满这么多古玩呢,这美满是甚么都不懂的发作户所为嘛。而姚家两三代人都非常繁华,又如何会犯下如此附庸风雅的弊端来呢?”
“不但这个怪,你们闻到了没有,这里另有股模糊的香烛气。”杨震说着抽动了下鼻子。其他二人跟着他的提示也用力吸了吸,但却没有他那么活络的嗅觉,只是茫然地看着他。
伍县令也已从刚才的烦躁中回过神来,见他如此灵巧,心下大悦,摸着颔下髯毛呵呵笑道:“不瞒赵大人,我对杨震那也是很正视的,真是斯须不得离哪。本来既然能去提刑司对他也是件功德,只是县里另有很多事情需求他来做……如许吧,待本次姚家和白莲教匪一事了了,下官再安排他去武昌见大人如何?”
实在以宦海的端方,赵佥事应当去知府衙门筹议此事才对,毕竟总不能叫花知府纡尊降贵地来县衙吧。可因为之前花知府在姚家一事上的冷酷态度,只把赵佥事推到了江陵县的做法已让赵佥事心存芥蒂,此时就借口事情太大而让他来了县衙。
“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之前去过些富朱紫家的书房,那儿更多的是书画等古玩而非金铜器件,即便有安排也未几。”
这时天气渐暗,最后一抹落日照在姚家院墙之上,如血涂上的墙头。而内里的姚家大院已是一片破败,几片枯叶从院中树上飘落,使这儿更显萧索。
“这个却不是本官能置喙的,本官此次受命前来是来拿姚家几个正犯的,可没有剿白莲教的权力。”赵佥事倒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以后冗长的光阴中白莲教就一向成了一个让朝廷头疼不已的幽灵。每当那里有甚么灾害产生,就会有白莲教徒在中间兴风作浪挑动哀鸿反叛。永乐年间的唐赛儿,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等人的叛逆都与白莲教脱不了干系。而后代,到了满清时白莲教也没有消停,老是叛逆不竭,仿佛这个教派天生就是为了叛逆造反而建的普通。
“姚犯人等下官已命人将之送往县衙看押了,那赵大人我们这就归去?”
在转过这很多动机后,杨震忙拱手道:“卑职受伍大人看重才有本日,虽小有成绩却不敢忘本,统统只听县尊大人发落。”
“二郎你看出了甚么?”阮通比来对这个从小长起来的玩伴是更加敬佩了,此时见他似有所发觉,便也跟着他往里看去,可如何看都没有发明。
“哦?”王海闻言也走了过来特长摇摆博古架,成果也是普通:“这倒是有些奇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