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金钗孽缘》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三章 云门山中表真情2[第1页/共2页]

行至清幽之处,唐琬俄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清脆的琴声,曲声婉转动听不含一丝杂质,与面前美景相互映托,倒似天作之合。唐琬本来也是爱好琴韵之人,只从这传来的微小的声音中,便判定出操琴的必然是位高人雅士,不然很难弹奏出如此清爽脱俗的曲子。可贵赶上如许的高人,唐琬成心前去看望并拜访一下,但是想到本身出来已经有一会儿了,眼下另有更首要的事情要去做,那便是探听那位赵公子的身份,因而作了罢,回身往云门寺方向走去。再说,万事讲究一个缘分,听琴也不例外,当年俞伯牙与钟子期本是远在千里以外毫不了解的两小我,人缘际会,琴声牵线,两人留下了高山流水的千古嘉话,唐琬也是信赖缘分之人,本日能够在云门山听此琴声,本就是一种缘分,缘这东西是不会等闲断的,她信赖定会和这位琴主再次相遇的。

唐琬心想禅院里听课的应当都是陆游熟悉的,看来担夫口中的那位赵公子应当不是她要找的赵王爷,想他也没这么快,刚在临安帮陆家处理了困难,没几天便又呈现在越州,便道,“感谢小徒弟。”

从和尚的话语里,唐琬猜想到本日恐怕要在别院中候上一天了,一开端另有些抱怨,他陆游明显说是一起来赏风景,成果本身却躲在禅院中不出来,若真是到日落才结束,那黑灯瞎火、满山空寂的,还赏个甚么风景呢!厥后再想想,可贵出来一趟,何况这云门山风景不错,又清净得很,干脆也不再想任何事,埋头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果子吃了起来。

唐琬便再次与他伸谢,内心仍想着上了山必然要好好探听一下到底是哪位赵公子。

小蝶固然也感觉这风景好,但是于她而言,是赏不出个名头来,待得久了竟困乏得很,站在那边眼皮老是不听使唤地就眯上了。唐琬想这里也没有外人,便安排她到榻上歇息,本身则掩上门,单独出去赏风景了,顺带确认一下山上的赵公子是不是她所要找的那位赵公子。

唐琬毕竟是弱女子,腿脚力量不敷,费了好大的劲才与小蝶一起寻到了半山腰的云门寺。幸亏山里风凉,不然二人此番劳作,怕衣衿早就要湿透了。见到寺内和尚,唐琬道明来意后,便被领到了一处别院。别院好似是特地筹办的,桌几上放着各种生果,看来这必然是陆游的情意了。

凡是进了寺庙的客人,必定是烧过香拜过佛了,普通寺里的功德簿上都要记上名字,好留着寺里的得道高僧为他们诵经念佛,祈求安然。唐琬仰仗这一点想,如果真有位赵公子着这里,云门寺的功德簿上必然有记录的。

那位和尚行了礼,果然拿出功德簿翻了翻,回道“施主,本日的香客中未曾有位姓赵的。禅院里听课的,有胡尚书之子胡杞,许员外之子许伯虎,仿佛也未传闻有一名姓赵的。”

会稽山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处,大禹封禅、结婚、计功、归葬都产生在这里。秦始皇完成大统之业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晋代王羲之曾携谢安等朋友在此曲水流觞,留下典范之作《兰亭集序》。“王霸之气”与“文人之气”的兼而有之让这座山成了很多名流雅士研讨经学的必选之地。云门山虽不是会稽山的主峰,但是这里风景倒是最奇特的,向南可见矗立的秦望峰,向北可见幅员广宽的平原,彼苍与百姓尽在眼中。唐琬心想,甚么心胸天下,若不登高一望天下,又何故将这个天下归入胸怀当中,至此算是明白了陆游为何挑选在此学经。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