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凤头金钗定良缘2[第1页/共2页]
唐女人本来就未当真,见陆公子如此诚心报歉,不觉过意不去,忙说道,“公子言重了,听闻公子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本日一见,公然辞吐不凡。”
“女人・・・・・・不是・・・・・・”唐琬的话让这位陆公子一下子竟对不上话来,一来他真未如此想,二来唐琬如此柔滑,孙氏又怎可与她相提并论,但是这些话却只能在贰内心打转,一时候如何都表达不出来,真是才子遇了才子,也便如那茶壶煮饺子,肚里一番话倒不出来。
唐女人说道,“见笑倒一定,只不知公子方才所笑何事,是小女子的妆容或是言行有甚么不当之处吗?”说完,一双玉手不自发地摸了摸脸颊。
陆公子持续说道,“当年中原失守,你我还是襁褓小儿,识不得战乱之苦,现在皇上迁都临安,民生渐安,可眺望中原还是很多人深处心结,我爹爹便是此中一名。爹爹常常与朋友相聚,谈起家国大事,无不痛心疾首,大师只盼早日收回国土,规复大宋昔日光辉。小生受家父影响,自小便发愤,要遍览诗书,寻得富国强兵之道,有朝一日一展所长,尽献微薄之力,不愧身为一名大宋子民。”
陆公子便说道,“女人也感觉荒唐好笑吧。”
对坐的唐琬听了一番话,竟也如方才陆公子那般,一时没忍住,嗤声笑了。
唐女人迷惑道,“公子言下之意,二者都不为?”
陆公子见闹出了这番难堪,也便不再如方才那般无措了,定睛看了看面前这位女人,再想着方才的景象,不由笑出声来。
唐女人更感觉猎奇了,此时此景能有甚么事情惹得这位公子发笑呢,便诘问道,“甚么事?可否说来听听。”
陆公子道,“女人千万不要这么想,女人仪态端庄,举止风雅,何来不当。倒是小生方才想到了坊间一件趣事,失声而笑。”
两人刚一同缩了手,却又同开了口,不知该说他二人是心有灵犀呢,还是弄巧成拙呢,倒是这副难堪局面真是让人见笑。
离了媒人,陆公子唐女人一时不晓得该说些甚么,该做些甚么,方寸之地间,氛围非常难堪,几近连桌上本没活力的碗筷都要被憋得透不过气来。唐女人缓了缓,一双巧目暗自投向面前的陆公子,见他此时左顾右盼,一幅手足无措的神态,自顾低头含笑,目光颠末桌面,瞥见小二方才端上的那壶酒,心想甜酒毕竟不是烈酒,乱不了心神,倒是扫兴之佳品,不如先斟上一樽酒再说。
陆公子那里晓得,唐女人此时所笑并非为他所讲之事,而是他说的那些话语以及说话的态度。本来,陆公子所说的趣事唐女人早就听家里丫环提及,那丫环伶牙俐齿,讲得风趣得很,而陆公子本日中规中矩的言语恰好让这件事失了几分色采,两下一对比,更显得陆公子一本端庄,连笑话都讲得这么规端方矩。但是这类话怎可明说于陆公子听,唐女人便道,“是好笑,不过,公子是把我比作那年长的孙氏吗?”
陆公子道,“小生读书,初为认知,后为做学,现在是为有朝一日可觉得国效力,有所作为。女人久居深闺,怕对闺帏以外的俗事知之甚少!”
如果说耳濡目染便可饱读诗书,那人间不知得出多少文学大师了。现在,凡事小驰名誉的人家哪个没有书房?哪个书房没有成摞堆着的书?可又有几户人家出了才学高的后辈。唐女人天然晓得陆公子这是谦善之词,道,“看来公子不但才学过人,为人也非常谦善。不过,公子钟情读书,是为功名,还是为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