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窗昏晓送流年[第1页/共4页]
平儿给凤姐换了茶,说“奶奶想通了便好。”
李纨把俩人叫到跟前,一人给了几件金饰并二十两银子,又指着一口箱子说:“这里头都是些色彩衣裳,虽不是新做的,好些都没上过身。我这儿也是白放着,你们若不嫌忌讳,便拿去分了吧。”俩人又叩首,口内连连道“折煞奴婢了。”李纨不由想起喝了“初见”后做的阿谁梦,那些色彩倒是再也上不得身了。
这么一来,如何也得先备下些银子才是。李纨当年的嫁奁拢共才不过万把两银子,压箱底的银票只一千两,另有一千两都是压在箱子角上的大银锭子。平常的月钱和年例攒下来倒也有千把两,却也不是银票,这要拿了出去就太打眼了。
凤姐笑起来,“傻丫头!太太是不喜人探听她的事儿罢了,要说大嫂子的筹算,太太比我在乎。你说的也对,若真有甚么,太太必能晓得的,太太若晓得了,天然也不会瞒着我。”
转眼入秋,几家人都赶在中秋前去了庄子上,许嬷嬷不放心李纨,却无法外头一摊事千头万绪,没有别的人接的了手。最后商定让常嬷嬷留在李纨身边,闫嬷嬷看着兰哥儿。
晚间又教贾兰认了些字,上了灯怕伤他眼睛便哄他睡了,现在守夜都是闫嬷嬷跟□□一起的。李纨回了房便进了珠界,这段时候一向在练《太初诀》上的“神识驭物”。入得一境,亮光水滑的硬石地,绝顶上一个高案,再有身边一个矮机,高案上一个水蓝的透明琉璃瓶,瓶中还装了水。余者再无一物,空荡荡的。练习之法便是用神识将那琉璃瓶从高案移至矮机之上。
常嬷嬷年纪虽不算大,却在李府服侍了三代主子,可贵的是心性旷达,不是个多事的。闫嬷嬷原是李家教诲端方的教养嬷嬷,为人最是循规蹈矩,现在给贾兰恰好。李纨看了迎春和宝玉的奶嬷嬷们行事,实在不放心王夫人给贾兰的这个新□□。
凤姐接了茶喝,才说:“不过是跟你闲话几句罢了。”
待凤姐走了,王夫人问周瑞家的:“方才说那些婆子嚼舌头,又是哪来的话儿?”
王夫人看着周瑞家的笑道:“你可别跟我弄鬼,好好的那婆子找你唠嗑?可别现在不说,到时候再想求我,可没这么便宜了。”
且说凤姐回了屋,平儿服侍着换了家常的衣裳,又上茶下水的。凤姐儿换了桃红绣缠枝花腔的绉绸褙子歪在炕上入迷。平儿取了美人槌与她悄悄捶腿。一时凤姐便将王夫人和周瑞家的说的话学给平儿听,又道:“你说这大嫂子到底打的甚么主张?莫非还真有甚么发财的招数?”
她这头都安排安妥了,凤姐登了人丁去处,就去回了王夫人。王夫人听完,沉默半晌,叹口气道:“这般也好。”
周瑞家的立顿时前跪了,赔笑道:“不敢瞒太太,这婆子跟我家原是沾着点亲的,因说在大奶奶的院子里服侍,平常都没甚么事要做。她偏是个闲不住的,此次传闻又要放人换人的,便来探听看能不能换个差事。”
凤姐便笑道:“我不过是看大嫂子忽的这么行事有些儿迷惑罢了。哪个陪房的不想靠着主子谋个别面差事呢,恰好大嫂子,倒尽往远了打发。不过,反正今后都是兰哥儿的。”
凤姐眯着眼睛听完,悄悄揉了揉太阳穴,道:“听周瑞家的话,倒是跟大嫂子家的先太太有关呢。太太也说了,那位但是前朝的大族出身,又是在大嫂子幼时亡故了的,或是给留了甚么压箱底的东西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