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指点[第2页/共2页]
不管谁统领延州,州学当中如果能出个拔尖的,对其来讲,这绝对喜出望外之事。大晋考核外任官员,除却增人丁、辟种田,赋税征收这些根基的项目,辖下的教养也是一顶标致的帽子,用得好了,能给岁考增加很多彩头。教养者,除了孝子贤孙,贞节牌坊,文教也是顶顶首要的。如果顾延章学问做得超卓,处所官绝对不会鄙吝为他指引一番。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他有了计算,却又难堪起来:“如果不考州学,清鸣、良山两院,我一定必然能入,可如果进次一等的书院,仿佛又有些……”
小女孩头都不敢抬,忒冷的天,她身上只穿了薄薄的外衫,一件厚的都没有,两手捏成拳头贴在腿侧,上面的冻疮肿得像萝卜普通。
宿世季父曾经说过,文风本温和,只要本人情愿,文风能够跟着场合的窜改而窜改。在贡举之时,为了逢迎考官的爱好,季父硬生生把本身的气势改成了平实派,拆卷后主试官还特地在世人面前夸他“俭朴天然,全无雕饰”,乃是“一注清流”。比及中了举,上元夜新举子们被招入宫应制诗文,面对一群后宫妃嫔,他做的诗词立即转为花团锦簇,繁华非常,出宫的时候,其他人都只当去应了个值,只要季父满袖子里都笼着宫妃们赠还的钗环金饰,把点了他的主考官都看得傻了眼。
不消季清菱再提点,顾延章顿时就能猜到本身如果真有两把刷子,在延州会有甚么报酬。
这日起,顾延章便闭门在家读书。
学子们只用心苦读,可到了朝殿当中,取状元一定仅看文章,所选者除了品德、边幅等等以外,籍贯也是非常首要的一环。
季清菱放动手中书卷,仰着头,当真道:“顾五哥,我们还是想想体例吧,清鸣、良山两院每届科考都能出很多人才,如果能出院,少不得会有些超卓的同窗,将来为官,也好选幕僚助力。我们本来在朝中就无人,如果同窗再没几个能用的,今后必定吃力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