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第2页/共3页]
徐嬷嬷应和着魏氏的话,极是附和,在这一点魏家可就要高超多了,都是跟着武帝一同打天下起家的,可瞧瞧魏家聘返来的媳妇,个顶个的无能,心机也都工致,在瞧季家,就因吃了读书少的亏,不知闹出了多少笑话。
魏氏淡淡一笑:“嫡女岂不是更好,贺兰氏虽说已落魄,可到底也是经历了三朝的世家,贺兰氏所生的孩子论生母出身自是比李氏高贵,到时记在我名下便占了一个嫡字,大郎又拿甚么来比。”她见徐嬷嬷目露忧色,便温声道:“女人出产本就是过一道鬼门关,她若过不去只能怪她本身不争气,贺兰家还能究查到我们身上不成,嬷嬷实是多虑了。”
徐嬷嬷未曾想她竟策无遗算,当即道:“是老奴多心了,还是王妃心有成算。”
提到这桩事徐嬷嬷便笑了起来,眸中寒光闪动:“您说的极是,昨日老王妃又为李氏又召了大夫进府评脉,可惜她生大郎君的时候元气伤的狠了,五年畴昔也未能保养恰当。”
魏氏起先便盯上了侧妃之位,想为季卿纳了娘家庶妹进府,只可惜此事季卿未曾应允,她才不得不将主张打到了要进府的贺兰氏身上,想着今后去母留子,抱养了她的孩子在膝下,只是那样的孩子到底与她没有半分骨肉干系,她不免怕养出一个白眼狼了。
“若如此便是叫她们鹬蚌相争,我们得渔翁之利。”魏氏轻声说,唇角微微一翘:“老王妃可不会瞧着贺兰氏在府中对劲,嬷嬷忘了不成,老王妃的胞姐但是死在了昭帝的手上,她但是对贺兰一族悔恨非常,王爷进京之时前去拜别老王妃可都未曾得她一见,您觉得贺兰氏进府后的日子又能如何好过,她若真是个聪明人便知该与谁联手。”
南烛敛首回道:“主子失态了,还请王妃恕罪。”待请罪后,她才轻声道:“定下的是贺兰家的九娘子,是贺兰老爷子嫡季子的嫡女,尚未及笄,说是姿容不凡,性子是否和婉槐实倒是未直说,只说那九娘子在家中非常得宠。”
“只闻新人笑,哪见旧人哭。”魏氏忍不住嘲笑一声:“王爷的心不在我身上,我便是伏低做小又有何用。”
魏氏呷了口茶道:“怪只能怪祖父当时大哥胡涂识人不明,这才给公公聘了这么一个媳妇返来,不过也难怪,祖父到底是没念过甚么书,安知聘媳聘贤的事理,若非别人家跟着武帝一同打天下,现在怕是还在田间耕作呢!”她口中收回一声嗤笑,又光荣道:“幸亏王爷没一处随了老王妃,若不然中山王府现在也是立不住脚了。”
魏氏闻言眸光闪了闪,眼中郁色一闪而过,她轻抚着本身的小腹,眼中暴露了几分痛恨之色,她何尝不想早日怀上身子,只是自七年前她滑胎后腹中便在没了动静,可爱她那婆母以她无出之由到处汲引李氏,若非她有魏王府做倚靠,只怕早就让老王妃以养病为由打发到别庄去了。
“王妃,可还要奴婢再去探听一下?”南烛低声问道。
“我传闻那贺兰氏年纪可小着呢!王爷现在膝下只得大郎一个子嗣,便是纳妾也该是纳了好生养的返来,也好为王爷开枝散叶,那贺兰氏才多大年纪,尚未及笄,怕是身子骨还没长开呢!”李侧妃与老王妃说,因是老王妃的侄女,她提及话来便少了很多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