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碗汤[第2页/共2页]
夜十一主仆俩刚进了松椿院,听闻夜十一给自个母亲送东西,夜瑞腾一下跑出江涛院。
就告一句自成心图,至于明不明白,端看小我修行了。
厨下煮出一大银铫子来,别说一大碗了,就是两大碗都有,为何却只倒出半碗来送,阿苍一样不明白,但没问,阿茫倒是个藏不住疑问的。
自松椿院出来,夜十一回到清宁院,让阿苍叮咛小厨房煮了碗红糖姜汤,煮好了倒半碗给邱氏送去。
到底没敢把葭宁长公主这大儿媳妇说出来,夜太太绕了绕舌尖改了个她来代替。
李忠人至中年,跟在静国公身边年初颇旧,是个白叟精,晓得夜十一人虽小,倒是个不能获咎的主,恭恭敬敬,半点儿不敢怠慢,笑得跟朵老花儿似的,回道:
夜十一道:“我自成心图,平常母亲在的时候,便经常说二婶是个明白人的,我想我的企图,二婶自会明白的。”
李忠很快到了清宁院,态度甚佳地传达了静国公的相请。
待夜十一换了身外出的衣裳,阿苍便返来了:
阿茫与阿苍修行不敷,听着跟没听一个样。
夜家二爷现现在的吏部左侍郎她的丈夫,又被她母亲眼明手快先为她抢到手,那里另有残剩的静国公府公子供众诰命为自家闺女争为佳婿。
“闭嘴!”静国公瞋目圆睁,“此等混话再让我听到,可别怪我不念多年结发之情!”
这回没让阿茫跟着,阿苍提着八角琉璃灯带路,夜十一只带了阿苍一人前去静国公的内书房。
邱氏常常想起当年她母亲为她做下的盛举,便感觉现在再如何孝敬她母亲都是不敷的。
当年邱氏也是都城炙手可热的公卿朱门贵女,她母亲为她千挑万选,当年比之夜二爷前提更好的青年才俊也有,最后她母亲选中了夜家,图的不是静国公府这勋贵家世,真正图的便是静国公府家规中的第一条!
再看榻几上摆着的半碗红糖姜汤,邱氏不觉再次笑了起来。
夜十一点头:“嗯。”
想当年葭宁长公主看中夜大爷,何尝不是看中了静国公府这世代相传如铁铸钢浇半点儿违不得的家规。
一日三餐,除了松椿院有特别叮咛,说要到松椿院去用膳,要不然除了邱氏得迟早立端方外,其别人都是在自个院里用膳。
两个院落院门同向,跨出院门再拐个弯,另一个院门便到了,实在是近得很,要不然孩儿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邱氏还真舍不得,更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