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第1页/共3页]
……薛家能呈现在护官符上,想来先时也确是金陵一霸,但此时的薛家,没了当家男人,已到了连自家的大班主子都敢诱骗欺主的式微境地,那里仍有那般大的影响力为薛蟠等闲脱罪?只用看此案虽一拖经年,却并未结案,便可见一斑。且此案之以是能一拖经年,只怕也并非是仗着薛家旧势,乃是为着有薛家将有一个极能够待选胜利的女儿罢――毕竟,一个母舅家有深厚背景作待选包管的仙颜女儿,胜利的机率是极大的,而这也确是一个非常恍惚却非常有效的打单,谁会想去获咎一名将来的后宫之主,哪怕仅仅只是一种极小的能够?――可别说这待选选出来的只是充作公主、郡主退学陪侍的下人,可只要沾着个“皇”字,这些女子的身份就不能以常实际之了,别的非论,现下这贾府里送进宫的元春姐姐,也仅是以女史之职入的宫,真提及来,也不过是个做起居录的下人罢了,并不是一进宫就是主子的,谁晓得厥后就成了“贤德妃”呢。
对了,宝钗到贾府的第一个生日,贾母曾为之筹办,那是……十五岁的生日。若以此倒推薛家进贾府的日子的话,也就是说,薛家是在宝钗十四岁时入的贾府。宝钗生日是几时来着……好象有那里提过宝钗的生日与贾母的生日同在正月罢,那么宝钗的十四岁应是宝玉十岁,不对,宝钗最多较宝玉大四岁,宝玉的生日是饯花节――芒种来着,前段日子才刚过了的,老太太说宝美女还小,没长全魂呢,不让大办,只往各处古刹道观里捐油刻符,家里也是借着节日热烈了热烈。黛玉初时不知,后又感觉本身在孝中,这礼送得也不吉利,是以本没甚么表示,却被宝玉烦了好一阵,说是不在乎这些,定要她补上份礼,黛玉咬牙不肯,这官司到本日都还式微定呢,黛玉又怎会不记得这小子的生日。宝玉生日月份较宝钗大,则宝玉当时应是十岁末,十一岁初罢,想来老是在那一年里薛家入的贾府。宝玉现在才过了八岁,另有两年余?如此一来,也就对得上了。
三则,贾府与薛府,两家只能算作连襟。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嫁出去的姐妹也是各归夫家的,再如何姐妹情深,要叙亲情的,也只说住个三蒲月的,断没有这般一住经年的,到底是外姓人家呀。按理那位升任九省统制的王子腾王大人才应是薛家该投奔的端庄娘家人。就算薛家进京时王子腾“奉旨查边”,但家里夫人也是在的,且厥后王子腾回京了,这薛家还是住在贾府,没有挪动的意义,实乃奇特。――此也是黛玉最体贴的题目。
这前两处疑点,待黛玉想了然时,顿觉曹公所用那一句“在路不记其日”用得实在是妙不成言。这薛家在路之途,本就不该以光阴计,乃是命案体味之时,就是薛家到京探亲之日也。
再说这薛家投往贾府之因。细细想来,也决非为着明面上曹公所说的启事。这大户人家的亲情,从根上论起来,只怕还脱不了个“利”字。而薛家带来的,除了一个极有望攀高枝的女儿外,另有一个犯太重罪的儿子,这机遇与祸害的题目,乃是一柄双刃剑。王、贾两家,各有算计。
贾府看着家大业大,却无一个能挑大梁的男人,此时就连元春也不知是做着女史呢,还是劣等的嫔妃呢,还是未成大气。一大师子的前程均暗淡不明。恰是寻求各方助力的时候――就连黛玉入府,大略贾母也是有这方面考虑的罢。是以明知有薛蟠如许喜肇事的白痴,贾府乃是开门揖客,迎了薛家入府。并且薛家要送女儿待选,走的也是后宫外戚的门路,贾府自家的女儿已在后宫,这条门路已就是运营好了的,帮薛家一把,并不再多费甚么人脉银钱。而薛家,许就是指着贾府运营的这条门路前来投奔的。一个要借势上位,一个是顺水情面,真真是一拍两合。有此好处使然,人虽未到,事倒是早就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