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江山国色》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三章 唐郑大战[第1页/共3页]

杨公卿抱拳言道:“陛下乃是做大事的人,岂可拘泥于畴昔恩仇呢?眼下非论与李唐之战,胜负如何,请河北之援兵,势在必行。”

不久后,杜淹入营拜见。

杜淹这番说辞酝酿好久,将眼下天下情势比作汉末三国,恳请李重九能出抗唐而援郑。

说到这里,王世充言道:“此战干系到郑,唐两国的存亡存亡,故而朕决定把诸州镇中英勇善战的兵士集结到洛阳,设置四镇将军。募兵别离戍守洛阳四城。齐王王世恽守南城,楚王王世伟守宝城,太子王玄应守东城,汉王王玄恕守含嘉城。鲁王霸道徇守曜仪城。除了洛阳外,几处重地亦要有大将守之,魏王王弘烈镇襄阳。荆王王行本镇虎牢,宋王王秦镇怀州。”

王世充接着言道:“我以战兵为精锐,自守于洛阳,左辅大将军杨公卿帅左龙骧二十八府马队,右游击大将军郭善才帅内军二十八府步兵,左游击大将军跋野纲帅外军二十八府步兵,总三万人马,以备与唐军一战。诸位对我安排可有贰言?”

说完李渊将手中之剑交给李世民,寂然言道:“定鼎天下。在此一战,朕就拜托你了。”

李渊言道:“突厥乃是亲信之患,不成不防。你率军渡蒲津,驻扎在此以护长安北侧。”

屈突通抱拳言道:“臣下畴昔作为阶下囚,本当应死,但蒙陛下不弃,不但释缚,还加以恩礼。当时臣心口相誓,期以余生皆为陛下尽节。眼下得之前驱破贼,二子何足顾乎!”

杜淹负担任务,涓滴不敢怠慢,一起行色仓促在大名登岸后,得知赵军雄师已从大名解缆,要攻打夏军邯郸城,李重九亲身率军征讨。

当下杜淹更是直追到赵军行营以后,拜见李重九。

李重九言道:“就宣郑国使者入内吧。”

李唐征讨郑国的动静一出,当即传入身在洛阳王世充的耳中。现在已是称帝的王世充,于洛阳行宫以内。调集众将商讨。

李重九言道:“稍安勿躁,若要朕出兵援郑,那么郑主需答允孤三个前提。”(未完待续。。)RT

单雄信言道:“陛下,唐军眼下势大,李世民乃是稀有之名将,关中府兵精锐甲天下,何不向外求以强援呢?”

而这位装逼失利的杜淹,也是接收经验,不再装逼,非常恭敬地拜见李重九,言道:“当今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赵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势。若借古喻今,李唐其势最强,可比曹魏,郑国可比东吴,赵国可比西蜀,当今唐举兵临郑,唐军势大,而郑国难有转圜之地,兵马又不如唐军,局势艰危。”

当日吏部尚书杜淹,带了厚礼,就从河阳坐一艘水军战舰,沿着黄河逆流而下,到了黎阳渡登陆后闻之李重九正在大名,当下又坐船赶至大名。

李元吉慷慨激昂之言,顿时令李渊龙颜大悦。

内史令长孙安世言道:“眼下赵主率十几万雄师屯于黎阳,观兵于洺州,不是正有南渡大河之意。”

李重九闻言点了点头,言道:“郑主与李密在洛阳交兵多年,果然深通策画,此虽非上策,但也是郑主眼下最好应对之策了。”

李渊跨步走来殿中,足音清楚。

王世充问道:“大将军有何高见?”

王世充看似任人唯亲,但眼下王世充已是堕入众叛亲离的地步,大将官吏百姓都不能信赖,纷繁叛郑降唐,以是他只要以王家后辈来把握军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