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第1页/共2页]
“本日宗正使,是敏王,并非德王。”苏岚趁此喧哗,含笑看着玄汐,“玄郎妙手笔。”
“黄天在上,列土为证,今楚皇子瑞,即我主之位,特告彼苍厚土,佑我国度……”
“列祖列宗在上,吾为使亲告,皇子瑞,今即天子位……”
这一厢,纳兰瑞已是受足了百姓朝见,复又与齐朗并肩步下城楼。
仍旧是宵禁之时,天涯刚暴露一条亮色,马蹄声在空旷的朱雀大街上,听得清清楚楚。
三月十二日的凌晨,苏岚站在苏家那块足有二百余年汗青的安国公府匾额下,昂首看着天气。
苏岚站立纳兰瑞身后,身边恰是一身绛红色的玄汐,此时百姓山呼万岁,京兆当中,一派欢娱之色。
“不敢。”
太和殿内,已是改换了一身明黄龙袍的纳兰瑞缓缓坐定龙椅,改十二流冕为冠,十三飞龙回旋而上。御阶之上,昔日寒微皇子,或是温良贤王的脸孔已是恍惚,只剩下那神采庄严而寂静的新帝,如隔人间,如在云上。
苏晋又宣圣旨,奉先皇后李氏、刘氏为太后,册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订立仍用延熹年号,至来岁一月月朔改元贞观。
苏岚飞掠而出,上红缨在风中拂动。身后苏家宅邸前的苏晋,瞧着她逐步消逝在这朱雀大街上,缓缓对着身边的管家苏誉道:“我啊,还是老了。这个天下,该是这一代的了。”
———————————————————————————————
“诸卿,起。”纳兰瑞自苏晋、玄昂之手接过天子玺绶,大声道,语音当中有着一缕不易发觉的冲动。
帝皇即位,先祭先人,再告六合,而后回到皇宫太和殿宣诏受群臣朝拜,再登城楼受百姓朝拜,才算是礼成。
“今天下安稳,皆赖我三国。”齐朗笑着对纳兰瑞说,“三国皆是新君,此乃天赐之机。齐国愿为东道,邀您与周皇会盟。”
群臣起家,发展而出,苏晋玄昂,奉纳兰瑞登帝辇,禁军抢先开路,帝辇缀后,世家家主车架鱼贯而出,即便是被囚禁在府的李由,亦是现身此地。
“齐皇美意,岂能推却。”纳兰瑞欣然浅笑,回看向司徒岩若,“睿王觉得如何?”
仆人将紫云牵了过来,苏岚利落上马,绛红色的批示使号衣,腰间配惯用的青冈长剑,以红宝镶嵌,金丝累刻鸾纹,显得豪气逼人。
宋凡一勒缰绳,翻身下来,道:“见过国公爷,侯爷。”
“爷爷。”苏岚神采谦恭,拱手施礼问安。
苏岚听他此言,亦是笑过便不再言语。德王这宗正丢的实在冤枉,启事不过是他季子触怒了她身侧的玄汐。德王二子与玄涑人前争论,不知怎的脑筋一热,仗势欺人,玄涑脾气暖和不似兄长,天然让步。此事落到玄汐耳里,便回报到了德王身上,借着宫宴,偷偷换了胡旋舞上去,王皇后闻知此事,亦不喜德王妃倚老卖老,对宫务指手画脚,更是晓得玄汐才气足可结束,便推波助澜。倒是苏岚,得了玄汐情面,白捡了个便宜。
“安仁回返后定将奉告皇兄,先代皇兄谢二位美意。”
阳光穿云而过,照彻太庙前华表,沿那一道中轴线,穿过伏地的群臣,直落到重新站起家来的纳兰瑞身上,忽有种天光照彻的庄严。
身后五百羽林卫,皆着大礼时礼服,配轻甲,重剑上朱雀纹以朱砂涂之,簪红缨,着深蓝袍服,以示勋卫之分歧。京中四军,只要羽林卫乃是勋卫,欲入羽林,先问出身,非四代以上之世家后辈不得入,故而大典之时,卫戍之军,也只要羽林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