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抄家的梁县令[第1页/共2页]
这必定是个不眠之夜!
五十多岁的汤主簿揉了揉老眼,再偷偷扭了扭老腰,叮咛两个师爷把账簿拿来,集合在一处,站起来,对梁心铭道:“都登记了,请大人过目。”
每小我都在等:那些孩子呢?
全部县城都沸腾了,百姓们也不睡觉,都起来看县太爷抄杜家,把一条街堵塞得严严实实,群情纷繁:
……
三年前,此事被杜家公子发明了。杜公子震惊万分,极力禁止父亲做此丧天良之事,要把女童送归去。杜老爷惊骇背先人迁怒他,扇了儿子一巴掌。杜公子被扇得踉跄扑倒,头撞在了书桌角上,当场身亡。
梁心铭走下台阶,走到桌旁,顺手拿起一本账簿翻看。
梁心铭入仕以来的处女案不能完美结案,肚子里憋了一腔火,要收回去,因而连夜抄家!
她上任才两月,就抄人家了!
“丧天良啊,连儿子都杀了!”
梁心铭“啪”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还敢抵赖!阿球、曹县丞都已经招了,你若狡赖,罪加一等!”
她真缺钱啊,五万两已经快没了,恰好趁此机遇抄了杜家,光亮正大地把银子用到百姓身上。
抄家从凌晨一向持续到第二天上午。
俗话说“破家县令灭门知府”。
梁心铭道:“你别逞能。你孤儿寡母的,没有一点家业傍身,如何过日子?”她觉得对方是惊骇本身不敢要。
杜老爷又悔又恨又怕,抨击普通,兼并了儿媳。
梁心铭道:“你一点都不要?”
杜奶奶果断道:“一点不要!”
梁心铭缓缓道:“行文上报徽州府,知会并结合湖州府,挽救被拐女童……”说到这,她眼睛有些酸。
杜府抄出来的财物,开端估计有四五十万。
之前流水般传人上堂时,赵子仪便借机出去了,先是拿住了曹县丞,后又去杜家缉捕了管家和几个恶奴,这些报酬虎作伥,都参与了拐卖女童一案。
赵子仪和绿风将这些供词送给梁心铭,梁心铭拼集出了拐卖女童案的本相:杜老爷为了杜家的丝绸买卖,助纣为虐,从潜县拐女童运去湖州,获得宦海照顾。
梁心铭看着这个拐卖女童、兼并儿媳的老狗,真想叫“大刑服侍”。可这是她入仕以来经手的第一桩案子,她要留给百姓们一个奥秘诡谲的印象,今后顾忌她。酷刑固然也能令人胆怯,却显得她智谋不敷。以是,她要另辟门路。
梁心铭虽破了这桩案子,却不知如何挽救孩子。
梁心铭指着此中一本账册道:“将这些田产留给他们母子。杜大奶奶和孩子是无辜的,杜公子更是为此丧命,该给他们母子留些财产,赖以糊口。”
杜老爷说,每次作案,湖州那边有人亲身过来遴选合适的目标,背后官员是谁,将女童送往那边,他一概不知。
杜家统统的院子都灯火透明,灯光晖映下,梁心铭神情寂然地站在杜家大院上房门口,批示衙役们抄检,将抄出来的财物一箱箱搬到院中,由主簿登记造册。
赵子仪则站在她身边。
“县太爷发威的时候,我瞥见堂上一道红光闪烁……”
“那是,县太爷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嘞,专门捉好人!”
“我也亲眼瞥见的。县太爷先问李孀妇,问着问着,把惊堂木一拍,出其不料就转到拐子拐孩子上来了。”
“这家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