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心思[第3页/共3页]
崔翎内心也非常惭愧,但见悦儿如此悲观豁达,她便将想要说的话忍住了。
福荣大长公主悄悄握了握老太君的手,她叹了口气说道,“好了,老太君,在我面前,何必说这些。悦儿是我的外孙女儿,也是我捧在手心上的孩子,便是舍出了我的老命,我也定必不叫她去柔然送命。”
她顿了顿,侧耳聆听了一下内里的动静,然后附在五郎耳边,抬高声音道,“长公主与恪王的干系,是不是比较好?”
她拉着曾孙女的手,挺直着脊背牵着她上了马车,“我们回家!”
我镇国公府袁家二百年来保家卫国,捐躯了多少子孙,对大盛朝可谓是一片忠心。我信赖,朝廷必然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
她一早就筹算好了,等决定了最后的人选以后,便封收那位蜜斯为义女,以公主的名义嫁去柔然,也好面子上做得风景。
这是不折不扣的活结,大要的平和,跨不过这仇恨。
在众位贵命妇的窃保私语中,老太君忍辱负重地谢过了恩,道了辞,在姜皇后对劲的目光里矮着身子出了宫门。
她和慈安殿太后娘娘干系靠近,对恪王这个比她的女儿年纪还小的幼弟,一贯非常关爱。
夜里,回了藏香园,崔翎小声地问道,“本日我听长公主的意义,是不是……”
正也是因为这层干系,恪王才和袁家如此密切,与五郎成了无话不谈的至好老友。
福荣大长公主并非那种不讲理的人,她看了崔翎一眼,很久叹了口气,“罢了,你也是一片美意。只是没有推测,我们碰到的敌手,是姜皇后罢了。”
倘使纪都对悦儿不满,或者看上了名单上的女人,莫非姜皇后还能一意孤行,非要让他娶了悦儿不成吗?
崔翎小小声隧道,“对不起,大长公主,实在这是我出的馊主张,您不要怪大嫂。”
昨儿纪都进宫,传闻是与姜皇后和太子商谈和亲的人选。
即使国仇已泯,可尚另有家恨在。
以是,在甚是难堪之下,便跑来镇国公府去求老太君的定见。
福荣大长公主是先帝元后的嫡公主,比当今皇上的年记要大上一轮不足。
说白了,姜皇后就是想要袁悦儿去死,其心可诛。
石小四还特地来过一趟镇国公府,求问老太君的定见。
福荣大长公主没有儿子,膝下唯独宜宁郡主一个女儿,对于悦儿这个外孙女,她看得比眸子子还要贵重,岂容别人等闲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