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慧极必伤[第1页/共2页]
“混闹!”豫王妃斥了一声,“空明大师乃是当今得道高僧,就算是皇上和太后也得恭敬三分,如果劫走了人,鼓吹出去还不得坏了你父王的名声。罢了,罢了,不过就是个小丫头。”
空明大师宠溺地抚摩着她的头,就似曾经的谢如茵,总爱轻抚她的脑袋,那是心疼,也是顾恤,“爷爷的牙不好,不能吃甜的,这是给云罗的。”
江南钱塘城外,镇海寺。
去了豫王府,不过是拿她当艺伎、美人般练习、教养,也必定她平生玩物似的运气,又如何报得家恨母仇。
慕容祯见慕容禧与吉利无功而返,听罢她们说的,皱着眉头,不过是个三岁的小女人,慕容禧与吉利陪她玩了好几日,竟然不肯跟他们走。
他一个游方结缘的和尚,带着个小女孩也实在不便。常常有人间百姓见一个和尚带着个小女人,都会猎奇地觉得这是他的亲孙女,不免会诘问几句“大和尚,这是你孙女?”空明大师总会回声“是”,有人便会不满隧道:“这世道,连和尚都有孙女。”却不晓得,这是空明大师收养的孩子。
镇海寺的和尚也传闻云罗的故事,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没了亲人,落空依仗的不幸孩子,和白马寺的和尚一样,仁慈的和尚们老是格外心疼和偏宠,加上是得道高僧空明大师带来的,更加另眼相看。
云罗歪着脑袋,“爷爷不要云罗了?”面露委曲,仿佛空明大师真要抛下她不管了。
婆子笑着道:“老奴听闻,凡是太聪明的孩子,多不长命,有句话是如何说的,才高则夭。”
她拿了一个包子,递给小和尚,“阿七哥哥也吃!”
现在,镇海寺四周的百姓都晓得,镇海寺里住了个三岁的小女孩,这是得道高僧游方时在途中捡的无家无父母的孤女。但从洛阳到江南,路上碰到的一些百姓却觉得是空明大师的亲孙女。
空明大师双手负后,笑微微地唤了声“云罗。”
豫王妃改正道:“慧极必伤”。
吉利有些气急,如许哄还是不承诺啊!“我们府里,有很多好玩的,后花圃的秋千比寺里菩提树下的秋千大多了,能荡好高好高。”
空明大师像变神通普通,拿出串冰糖葫芦一晃,一串红得诱人,披收回香味的糖葫芦诱人垂涎。
正说着话儿,一个小和尚捧了盘斋包过来,内里约有六个,做得非常精美,唤了声“云罗”,云罗立时跳了起来,奔向小和尚,“阿七哥哥”。小和尚递过盘子,“这是厨房的师叔做的,快尝尝。”
*
几近统统的孩子都爱这个,空明大师将糖葫芦递给了云罗。她闻了一下,却没有吃,而是伸着小手,“爷爷吃!”
到达镇海寺时,已经是半月以后,云罗固然分开了,倒是寺里的和尚代她到谢如茵坟前燃烧冥纸,洛阳一带的百姓偶尔会提起阿谁三岁丧母,竟日唱着《世上只要娘亲好》的女孩儿,而洛阳的孩子们竟都学会了这支歌,一时候洛阳的孩子大家会唱,当孩子诘问这歌的由来时,就会想到白马寺后山叫有座孤坟,内里安葬着阿谁会唱《世上只要娘亲好》的小女孩母亲谢氏如茵。
“爷爷喜好云罗,不会不要你。”熟谙个小女孩,连空明大师也学会了暖和低声的说话,现在更是一脸宠溺,笑眼微微。
她甜甜地“嗯”了一声,拿了两个小包子,一个递给吉利,一个给了慕容禧。“寺里的斋包最好吃了,你们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