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交代[第1页/共4页]
南楼里,攸桐奉茶返来,才算能渐渐打量这新住处。
傅德清看惯了傅煜率领带兵、独当一面,可贵见他迷恋小物件,便慷慨相赠,“喜好就拿去。至于魏氏,我瞧她本日神情不焦不躁,被萧瑟也稳定分寸,想来内心有点数。你不肯碰,摆着无妨。只是我承诺了魏思道,不能太委曲她。小女人犯错误,瞧着也不幸,你拿捏点分寸,别吓着她。”
紧随厥后的,是个六岁的小男童。
双膝跪地,夏季的石砖冷硬砭骨,那寒意从骨缝钻出去,一起伸展到头顶,也让她脑袋略微腐败。
攸桐坐了会儿,只觉傅府家风颇严,那对孪生姐弟十三岁的年纪,跟祖母应对之间非常端方,而傅煜父子又是领兵之人,这半天说话都颇严厉。直到一盏茶喝完,外头才传来模糊笑声,旋即,老夫人脸上也暴露笑容,“来了。”
攸桐初来乍到,晓得傅家世人的心结,也没筹算太招眼,暗自将人认熟,出门便回住处。
当中的老妇人发髻灰白,秋香色的锦衣质地宝贵,手上那枚猫儿眼应是西域来的,非常贵重,只是身子不大好——夏末的凌晨气候和暖,她头上却围着暖帽,手里抱了金丝暖炉,想来是畏冷而至。
就为这点小事闹到剑拔弩张?
攸桐闻言,饶有兴趣地挑了挑唇角。
傅煜这些年过手的皆是军中有违律令的男人,闻声这鸡毛蒜皮的小事,的确头疼。
……
即便这婚事颇多猫腻,她毕竟是傅家明媒正娶迎来的少夫人。备好的礼品奉上,对方都接了,也各有东西送她,太夫人和沈氏不冷不热地喝了茶,因傅家外务是她俩管着,便提点几句。
他揭盖头时态度淡然,过后半晌都不肯多待在洞房, 明显对婚事极其冷酷, 娶妻过来,只当陈列摆着。现在狭路相逢, 攸桐也不好透露伉俪靠近之态,只将双袖敛于身前,待傅煜走近了,不高不低地号召, “夫君。”
按说,兵不常将、将不常兵,傅家在这位子待几年,便该按例调往别处。
原觉得有多大的事,叫傅澜音那般神采严峻地来寻他,却本来也只为鸡零狗碎的小风波。他部下兵马数万,哪有空细论这点是非?魏攸桐若不能停歇风波,自有府中端方束缚,无需他费心。遂皱眉道:“既如此,周姑——去请祖母身边的朱婆婆,叫她措置。”
再往里,堂上已坐了几小我。
院里正面五间大屋矗立,梁柱用的俱是上等楠木,夹堂板皆用细光光滑的银杏木雕成,或是描金松鹤,或是精密福字,不染纤尘。进得屋门,劈面摆了座孔雀屏风,蚯曲古树上栖两只孔雀,瑰丽堂皇。
“嗯。”傅煜答得不咸不淡。
只是领兵之家,男儿惯于杀伐,也多性命之忧。
“哎。”老夫人脸上堆满了笑,将他搂在怀里,满脸慈爱,叫长房世人入坐。
伉俪俩昨日拜堂结婚,除了傅煜丢下的那句叮咛,实在还没说过话。现在傅煜肃眉沉目,一副懒得理睬旁人的模样, 攸桐更不好攀扯闲谈, 一起沉默无言,只剩脚步轻响,衣裳摩擦出窸窣动静。
周姑本就行事端方,不偏不倚,先前碍着寿安堂没言语,现在便照实道来。
不过看天井甬道旁和树下草丛富强,明显平常无人踩踏,亦可见傅煜甚少踏足这里。
且此处离老夫人的住处颇远,很合适她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