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局[第1页/共3页]
而两位太子良娣都已各自有一个儿子了。
刘桐比了五个手指,瑞王心领神会:“他就靠着户部捞钱呢。”
“本日在醉仙楼中,听得一个女子言道,我们大魏和鲜卑之战,本源是在鲜卑。我来王府的路上细想了下,感觉她说的话非常有理。”
“这是丧事。”瑞霸道:“父皇晓得了,定然欢畅。”
常沐之见状不由体贴道:“九弟仿佛有苦衷?”
刘桐顿时惊诧。
但比较核心的事情,太子天然是不会让刘桐插手的。让刘桐插手的,都是些细藐小差事。
“哦?何事?”瑞王猎奇道。
常沐之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太子妃总算是怀上了?”
比如九皇子刘桐。
瑞王内心腐败,却也不欲同太子说这话。
太子府后院中,太子妃和两位太子良娣的身份是最高的,她们各自出身的家属也是太子最无益的支撑者。
“那这岂不是成了一个死局?父皇如果能派兵将鲜卑打得再无进犯之意,燕北关一片的人也就不消在夏季时担惊受怕了。”
瑞王感喟点头:“堂堂太子,要用财帛来皋牢民气……”
对瑞王的一番猜想,刘桐有些瞠目结舌。
说到这儿,刘桐顿了顿:“户部入国库的赋税我固然没有察看过账册,但预算着,太子从内里做手脚贪污的起码有这个数。”
太子同元武帝不愧是父子,元武帝后宫人多,太子府后院的人也很多。元武帝纳妃是为了均衡朝堂,太子纳妾是为了拉拢各方权势。
“我就说,女人多了,费事。”瑞王嘴角轻扯出一个笑,非常挖苦:“看看父皇就晓得,后宫的娘娘们那么多,儿后代儿也那么多,顾了这个顾不了阿谁,久而久之,争斗自但是然就来了。”
瑞王心机通透,闻言便道:“有关此次寝兵,与鲜卑媾和?”
刘桐道:“那这么说,鲜卑是不想被大魏异化?”
常沐之悄悄拍了拍他的手。
刘桐点了点头,顿了半晌轻声道:“不过,两位太子良娣该焦急了。太子府也不必然就承平。”
常沐之找准机遇对刘桐道:“九弟现在都弱冠了,王府里还空荡荡的,甚么时候娶个王妃,也好替你掌掌家啊。”
瑞王扣问刘桐这段时候在太子府办差的环境。
刘桐便道:“也没甚么,就跟平常一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经我手的差事,触及数额最大的也不过几百两。”
依太子多疑的心性,这话说了,恐怕还觉得他对皇位也有设法。
刘桐“不祥”的名声在外,元武帝对他也有些忌讳,没有效他。太子倒是看在他和瑞王有两分友情的份上,把他揽在麾下,既多一个助力,又能借他来拉拢瑞王。
“多数如此。”瑞王点头:“大魏建国时另有的渤海国,颠末几十年的异化,在先帝时不也归顺了大魏?鲜卑许是不想学了渤海罢了。”
他既是太子,便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何必用这些不入流的手腕揽权?只要他当真办差,防备其他兄弟的算计,安安稳稳的,比及父皇百年以后,皇位就是他的,又何必现在做这些事――如果让父皇晓得,反而让他孤负了父皇拜托江山的信赖,失了圣心,得不偿失。
瑞王听得此言不由发笑:“父皇不会这么做,他得留着鲜卑,做大魏的磨刀石。”
刘桐点点头,想了想道:“另有一事,太子府没有对外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