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缘份非浅[第1页/共3页]
玄云子一个云游的女羽士方才一脚踏上终南山,半点没客气的就“划地而居”占了这块风水宝地。终南山毗临长安一向都是道观林立、梵刹无数的宗教名山,此中挂名皇家的道观与梵刹都很多。就因为玄云子是潘师正的徒儿,不但没人敢来置疑或是与她争抢这块风水宝地,顿时另有朝廷命官出巨资修建道观并请她当了观主――光是潘师正的一个女徒儿,这个谱儿都已经是大得能够!
“薛某等候。”薛绍无所谓的笑了笑,修道人就是喜好故弄玄虚。
“嗯……没错!承平公主暮年也曾号称削发修道,承平就是她的道号。”薛绍忍着笑,点点头。
薛绍眯起眼睛放眼看去,目力所及一片林海翻滚云蒸霞蔚,初升的太阳收回了万道金光,晨风吹扬云追雾绕。置身这一片云海奇景当中,就如同登临了天庭宫厥,入眼皆是妙不成言的奇美瑰丽。
“薛公子过谦了。”玄云子说道,“依贫道看,薛公子不但根骨奇佳,还颇富道缘。薛公子倘若修行,或可证得大道。”
眼下薛绍倒是浑浑噩噩的漫不经心、满不在乎,还真是难怪玄云子感受有些对牛操琴哭笑不得。
薛绍差点一下笑出来,我本来是想说李仙缘的……看来这玄云子固然号称是方外之人,但是对外界的事情并不陌生。想来也是,潘师正都能和二圣搭上干系,他的徒儿隐居终南却存眷长安之事,倒也不敷为奇。
“薛某非常猎奇。”薛绍皱了皱眉,“仙姑为何想要劝我修道?”
“如何说?”
要说这潘师正,还真是当今天下一等一的大名流。传闻他已年近百岁,是上清茅山教派的传人。他在嵩山双泉岭嵩阳观隐居数十年,尽其平生用心精研道经、佛理和儒义总结出一套融会了三教教义的道家新学说。然后潘师正在嵩山广收弟子宣经弘道,并且精通摄生之道炼得一手好丹。当今圣上李治一向身材不好,曾两次登临嵩山前去拜访潘师正,诚恳向他请教三洞、七精之奥义与摄生之法、治国之道。一来二去不但仅是信道的李治,就连自幼信佛的武皇后都对潘师正极其尊崇,命令敕封他为“天师”并出巨资给他修了多处道观。
“你可知,大唐的天子陛下都想跟随家师修炼,并劈面执礼口称家师为神仙,以上师之礼待之?”玄云子说道。
“无量天尊。”玄云子摆了一下拂尘稽手一礼,“薛公子,时候不早,贫道该要回观静修了。”
薛绍苍茫的眨了眨眼睛,哦,莫非长得帅气质好就得要修道,这都甚么逻辑?
正因为有了天子李治的小我崇拜与推波助澜,潘师生所传的上清茅山道学很快名躁天下,仿佛将近成为中原玄门之正统;潘师副本人,也成了天下人敬佩崇拜的大唐天师!
薛绍浅笑的摇了点头,“鄙人一介俗人,资质鲁钝无知未开,既无根骨也无机遇,从何尝试过要去修仙了道。”
二人走出数步不约而同的愣住,再往前可就得要直接去投胎了。
玄云子抖了一下拂尘,说道:“贫道虽是方外之人,但也曾久闻蓝田公子之大名。本来贫道一向觉得,公子只是痴迷于声色犬马的轻浮纨绔之辈,却没想到公子会为了一个凄苦的娼门女子亲身前来发丧。贫道一时猎奇,因而昨日在灵堂当中就曾见过薛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