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1页/共3页]
探春迟疑了一下,微微红了脸,竟没吭声。
他年纪且不是最小,没何如,只得陪着胡乱吃了几杯掺水的米酒。列席的都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吃了几杯酒,不免喧华起来,又吵着要作诗。贾环被闹得头疼,胡乱对付了两首,吃了半杯残酒,往桌子上一趴,两眼一闭,不动了。
她放下心来,又忍不住挑刺,将手中的信纸向黛玉一扬,讽刺道:“瞧这半文不白不今不古的写法儿,他的师父见了可不气死!便是老爷收了他的信,又岂有不骂的。他自上学来就不通文采,现在更是放羊了。”
三人顽笑了一会儿,一同进屋来,只见探春正坐在书案前,凝神翻看着一沓书帖,见他们来了,忙起家问好相让。
贾环对此充耳不闻,只催促道:“快去。”捧砚自是只听本身主子的,忙一溜烟小跑着去了。
一时清算好了,两人坐着说话。探春白净的脸上犹有红痕,手里也拿着帕子。或许是破罐子破摔,她怔怔了一会儿,俄然主意向黛玉诉提及来:“环儿极小时,便能看出他比旁的童儿更聪明些,当时还罢了。待开蒙了,益发显出那一份儿聪明来。听他们风言风语的,竟是比宝玉当年还强些……太太是以不乐。偏又有我们姨娘,是个头一等的浮滑人,招摇了几次,终究惹怒了太太。太太且不罚她,只罚了环儿在小佛堂里跪半个时候的经。姨娘不敢闹……”
不一时端着醒酒茶上来,他诧异的发明,自家小爷的衣裳已是打理得整齐服帖,那位姜公子却还惺忪着眼歪在椅子上,衣裳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衣领歪在一边。自家那位小爷盘腿坐在他劈面的小榻上,安之若素。
他交好的几个朋友里,也有顺利过的,也有不幸被黜落的,都一窝蜂涌去了和月楼吃酒。贾环既过了试,以道贺为名,也被撮着去了。
探春嘲笑起来:“恰是呢!平日里我劝他离那小我远些,他只是不听,像我关键他一样。多少次为这个亏损的?他……”
黛玉笑道:“偏你是个多心人,谁又看你的笑话了。实跟你说吧,我度他信中口气,现在过得实是不错的。或许此番离了家,对他反是一桩功德也说不定。”说着,便回身向匣子里取出几张信帖来,递与探春道:“你也看看。”
“你又急甚么,好会过河拆桥的丫头。我一小我在家闷的很,正想寻小我说话。你坐下,我们说话。”黛玉起来,扶着她的肩把她又按回到椅子上。探春听她这么说,只得又顺着她的力道坐下了,还是低着头不说话。
黛玉偏了头打量着她,笑道:“反正做得文章做得诗也罢了,到底有文采不过锦上添花之事。我看环儿文理明白,论述得体,总也过得了。再者,也并没有传闻娘舅动气。”
离了家中高低两层长辈,少了家里无处不在的奴婢,贾环的日子过得格外清闲。
・
姜俊捧着杯子,仿佛将近睡着了,手里的杯子几主要落到地上去。他的那小厮半哄半劝的,终究也给他灌了出来。
姜俊睡眼惺忪的从桌子上爬起来,也闭眼打了个呵欠,声音里三分睡意七分酒意:“别煮那玩意儿,难喝。”
黛玉也不说她,只等她哭声渐弱,才拍她背道:“还不快特长帕子擦擦眼睛,细心肿了眼皮。”探春只是埋着头,过了好一会儿,才伸手接过帕子,背过身去揩了泪,勉强笑道:“是我一时忘情,倒让姐姐看笑话了。”